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瞄准增量市场,“不造车”的华为如何帮车企“造好车”?

瞄准增量市场,“不造车”的华为如何帮车企“造好车”?

新能源汽车新闻ev

“华为不造车”,这是华为一直以来反复强调的宣言。然而,“不造车”的华为最近因为一个动作,再次成为汽车行业的舆论焦点。

5月27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签发华为组织变动文件,批准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下简称“智能汽车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今年以来,华为在汽车领域比往常高调不少。4月,华为首次亮相上海车展,全面展示了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和产品。加上此次成立智能汽车BU,华为全面进军汽车领域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从组织架构上提升重要性

“华为成立智能汽车BU合乎其商业发展逻辑,是正确的选择。”探索科技(Techsugar)首席分析师王树一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新车产销第一的位置,但零部件供应链的自主程度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因此行业蕴藏巨大的商机。华为乘势出击,有望在智能汽车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同时,车联网是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作为5G最重要的设备商之一,华为切入汽车领域,既可以利用自身在通信领域积累起来的优势,又能通过实际应用反过来支持通信技术向下一代演进。

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鹿文亮指出,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主要包括云服务、智能驾驶(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网联(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T-Box,车载网络)、智能互联和智能能源等模块。它们都已形成成熟的体系,而成立智能汽车BU有利于对相关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打造品牌,更好地与客户沟通。

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中,BU与BG(事业群)是并列的一级部门,随着智能汽车BU的成立,华为目前共有三大BG——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两大BU——Cloud&AI BU和智能汽车BU。可见,华为从架构上首先确定了智能汽车领域业务的重要性。

据了解,智能汽车BU将主要负责智能汽车领域的产业洞察和客户需求分析,以及制定智能汽车行业解决方案的战略规划和商业规划,确保战略到执行闭环和中长期战略目标的达成,并对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商业成功负责。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智能汽车BU与Cloud&AI BU尽管平级,但可以调动后者的资源为汽车客户服务,因此将其理解为一个“跨部门协调机构”。

定位增量部件供应商

2019上海车展期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向外界透露了公司在汽车领域的定位与目标——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聚焦ICT(信息通信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成立智能汽车BU时也再此强调,将利用自己在ICT领域的积累为汽车产业赋能。

“华为强调的策略是不造整车,不与传统Tier1(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直接竞争,而是向二者提供更多服务。这种打法是非常聪明的。”采访中,业内专家纷纷给出类似的看法。

“就如同华为做云业务时表示‘上不碰数据,下不碰用户’一样,这种表态非常重要。”鹿文亮表示,华为一直强调不造车,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车企对华为的接受度。

某资本公司董事刘晓光(化名)表示,华为这样的定位策略有利于更加顺利地进入汽车领域,而不会被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企业视作竞争对手。“汽车与手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汽车技术迭代较慢,需要大量验证,更需要市场的帮助来提升技术水平、搭建供应链能力。如果以竞争者的角色进入,很难得到合作机会。”他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

事实上,选择从ICT切入汽车领域是华为的必然选择。鹿文亮指出,ICT解决方案是华为擅长的领域,对车企来说,它们也需要通过ICT实现汽车转型,二者结合就可以实现互补和互惠。更为重要的是,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在向下转移,一辆车的创新技术更依赖于电气化技术的创新。华为相当于直接盯住了汽车价值链上的高点。

“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已是必然趋势,处于变革期的汽车行业急需新的技术实现跨越发展,而ICT就是其中之一。”刘晓光进一步解释说,这恰好是华为的强项,也与华为的大战略相吻合。

需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虽然华为实力强大,也受人尊敬,但要在汽车业闯出一番天地也并非易事。将自己定义为定位增量供应商的华为,将面对漫漫征程。

“汽车供应链保守、克制,单点突破与成为有影响力的市场参与者,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路还有很长要走,当然,从更长的时间节点来看,我看好国内汽车供应链的自主替代机会,未来十年会有更多核心汽车供应商出现。”在王树一看来,现在谈华为在汽车行业的优势尚早,因为终端市场非常保守,技术上的优势不一定能兑换成市场上的优势。不过,华为在车联网及信息娱乐系统两个领域更容易实现突破。原因在于,华为本身在通信领域拥有深厚积累,且车联网市场本身尚不成熟,所以新“玩家”机会较多。信息娱乐系统是汽车智能网联领域对安全要求相对较低的环节,华为在消费级终端的一些经验与积累可以移植过来;自动驾驶更难突破,需要与车企建立信任感,周期可能长达7~8年甚至10年。

鹿文亮指出,车企供应体系进入门槛要比ICT行业高得多。Mobileye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才进入了整车企业的供应体系。“但华为瞄准的方向很准确,正确的方向是成功的一半,加上华为本身的技术实力,其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向好。”他表示。

“汽车产业固有的供应关系比较复杂,也更封闭。华为现阶段的重点是做好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全新的发展理念,迎接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刘晓光说。

来源:新能源汽车新闻ev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9262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