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启动!这些内容值得关注……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启动!这些内容值得关注……

11月29日上午,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合资的光束汽车项目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动。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项目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将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崭新业态模式。光束汽车董事长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国庆担任,宝马集团高级副总裁傅耀则担任合资公司副董事长一职。自此,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开启创新合作新征程。

初期年产能16万

2022年投产并销往全球

2018年7月10日,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宣告成立全新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双方各持股50%,公司董事会由六名成员组成,董事长由长城委派,副董事长由宝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16个月后,光束汽车项目终于正式落地奠基。这也是宝马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与长城合作的公司主体由宝马(荷兰)控股公司代表宝马集团履行合资股东身份。该公司是宝马在荷兰的全资控股公司,承担宝马集团对外投资业务,同时也将承担未来MINI的生产任务。

“光束汽车项目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化与升级的有效响应,”魏建军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它的成立不仅更新了中外车企原有的合资模式,更带来了‘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这一崭新业态模式。”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光束汽车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项目占地约930亩,新增建筑面积约27.5万平方米,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约460套。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据了解,光束汽车张家港生产基地将在2022年正式投产,未来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6万辆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根据规划,项目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条生产线。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试制部分建设内容包括技术大楼等研发用房,研究开发安全、环保、智能的新一代电动汽车。燃油乘用车制造部分建设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和试车跑道等设施,生产制造全出口燃油乘用车。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宝马集团董事傅乐希表示,光束项目将促使宝马进一步实施“在中国、为中国、为世界”的战略。目前,宝马在中国共销售5款电动车型,包括BMW i3和BMW i8,以及本土生产的BMW X1与BMW 5系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等。傅乐希表示,2020年,宝马将开始在中国生产全新的纯电动BMW iX3,并出口至世界各地。

共同研发生产

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尚待审批

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光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庆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共同研发、共同生产”是光束汽车合资项目的重点。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赵国庆指出,光束汽车立足于股东双方的研发能力和研发资源,同时借助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技术经验和运营实践的支持,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崭新业态模式,新模式下的合资公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互补与合作双赢,充分发挥股东双方在资源、效率、技术、品质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未来光束汽车将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开发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新品牌的电动车产品,包括MINI品牌的纯电动车。

光束汽车投产后,在中国开发和生产的MINI电动车也将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销往全球。而新公司还将充分利用股东双方现有的渠道资源。其中,MINI品牌的纯电动车会利用宝马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新品牌的产品将利用长城汽车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

历时16个月!光束汽车项目今日启动!总投资51亿元、产能16万台……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江苏发改委针对光束汽车生产基地的项目审批仅针对“燃油乘用车全出口制造及纯电动乘用车研制”,因此在进行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销售前,光束汽车仍需等待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的审批。

受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趋势以及中国双积分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外资车企和中国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案例频出。除了长城和宝马的合作之外,类似的合作案例还包括江淮大众大众众泰福特吉利戴姆勒等。

宝马、戴姆勒等外资企业在华的合作伙伴不止一家,宝马除了与长城有合作之外,旗下的BMW品牌和华晨也有着多年的合作,并且已宣布会将自己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比确认提升到75%。不过,BMW品牌和MINI品牌一直是独立发展的两个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车企可以通过合作迅速应对双积分政策,并且降低电动车生产研发成本,更好地在中国这一最大汽车市场实现本土化布局;而中国车企则可借此提升品牌知名度,并在打开国际市场上获得助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车资本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0483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