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市场
  4. Seeds丨顺为资本再加码,大圆柱超充电池研发商云山动力获近亿元融资

Seeds丨顺为资本再加码,大圆柱超充电池研发商云山动力获近亿元融资

盖世汽车

Seeds丨顺为资本再加码,大圆柱超充电池研发商云山动力获近亿元融资

盖世汽车Seeds报道,近日,云山动力(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山动力”)宣布接连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所获资金共计近亿元人民币。其中,天使轮由顺为资本领投,风林资本跟投;Pre-A轮由麟阁创投领投,宁波海曙产投和朗润资本跟投,顺为资本持续加码。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国内第一条46系列大圆柱超充电池的量产线建设。

据介绍,云山动力前身云山工业创立自2021年,自成立起就开始专注46系列大圆柱电池的结构件开发。云山动力则于2023年成立,专注于大圆柱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同年即开始大圆柱超充电池的研发与试生产。

目前,云山动力拥有60余项相关专利,其最新研发的46系列大圆柱超充电池,可实现工况下6C充放电,极限情境下10C充放电,10分钟充电且温升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同时,公司开发的超低温电池可在低温-20℃下充电,-35℃下放电,据称通过独特的电池设计和工艺端大幅革新,能实现能量密度、快充性能、安全性、生产良率及成本的极限平衡。

Seeds丨顺为资本再加码,大圆柱超充电池研发商云山动力获近亿元融资

图片来源:云山动力

云山动力创始人、董事长袁定凯认为,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充电不方便、行驶距离短及电池成本高昂,而高压快充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大圆柱全极耳电池因设计特点,在快充上有明显优势,但现有产品因汇流盘与极柱连接面积限制,快充性能未完全释放。若电池能实现10分钟充电80%,配合600km续航(需80-90度电),将显著降低电池包成本。

“目前,46系列大圆柱全极耳电池的量产受焊接良率制约,但新技术如切折卷技术和激光焊接的进步正推动这一瓶颈的突破。大圆柱电池在热失控管理上表现出色,因散热迅速,安全性更佳。市场细分中,46系列在特定容量范围内展现成本优势,尤其适合小储能应用。”袁定凯进一步谈到。

在产业化进程方面,云山动力正在建设1.5GWh的国内首条大圆柱超充量产线,业内首次采用全自动磁悬浮组装线装备,全流程制造周期优化到8天快速制造的时间,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迫切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山动力接连完成的天使轮和Pre-A轮两轮融资中,都出现了顺为资本的身影。

谈及顺为资本,便不得不亮起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名字。2012年,雷军和许达来共同创办了顺为资本这一风投机构。也就是说,摸着顺为资本的投资路线,可以看到小米集团的产业布局版图,尤其是近年来小米汽车的产业链资本动作。而从本轮的持续加码动作中,也不难看出其对大圆柱电池的青睐。

顺为资本也对此直言,团队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生态的投资机会。4680大圆柱电池制造效率高、成本优势明显、更易于匹配高镍/高硅,在车端、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均有百亿至千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那么,随着越来越多玩家、资本等押注大圆柱电池赛道,这一风口要真正起飞了吗?

大圆柱电池2024年迎爆发元年?

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车所采用的动力电池按形态可以分为方形电池、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三种电池各有优劣。

其中,方形为主流形态,占总市场份额的60%左右。圆柱电池则可以分为小圆柱和大圆柱两类,前者产品已经发展成熟,后者尺寸较大主要发展方向为直径达46毫米、高度为80毫米的电池,也常被称为“4680圆柱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宽温域特征、优异的快充性能、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标准化型号,被业界广泛认为是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具体上,46系列电池采用的大圆柱+全极耳+干法电极等创新工艺,既大幅降低了电池内阻,提升安全性,又使得高倍率快充更具可行性。并且,46系列电池的CTC技术融合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和成组成本,对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Seeds丨顺为资本再加码,大圆柱超充电池研发商云山动力获近亿元融资

图片来源:特斯拉

在大圆柱电池赛道,特斯拉堪称“鼻祖”级玩家。2020年9月23日,特斯拉发布全新无极耳“4680”型大圆柱电池,电池能量提高5倍,功率提高6倍,成本却降低14%。随后,宝马、蔚来等车企,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亿纬锂能、LG新能源、松下、三星SDI、比克电池、远景动力等锂电玩家纷纷布局大圆柱电池,加快了该产业的发展步伐。

据了解,宝马集团已分别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远景动力达成大圆柱电池电池采购合同;蔚来则于去年9月被媒体报道出正筹备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大圆柱电池。

在商业化进程上,像是宁德时代,已经规划了8条生产线12GWh的大圆柱电池产能,其与宝马所达成的将于中国和欧洲各建20GWh大圆柱电池产能的合作,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并于2025年为宝马批量供应圆柱电池。

2023年9月,亿纬锂能表示,公司第一条大圆柱产线在2022年年底建成。2023上半年,第100万颗电池完成下线;同年11月,中创新航称2024年四季度46系6C充电倍率的大圆柱将实现量产。

又如欣旺达于2024年初时透露,公司大圆柱电池正在与客户进行研发,处于中试水平,后续将根据客户的需求逐步进行产能布局;马斯克年初时也谈到,2024年将成为4680大圆柱电池重要的产能增长年,公司将在2024年三季度新建四条4680电池产线。日前,在特斯拉把裁员大刀挥向电池材料部门之后,特斯拉也已经选定了4680电池项目计划的下一任负责人。

按照行业判断,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大圆柱电池商业化进程的提速,或将让2024年成为大圆柱电池的爆发元年。华泰证券预计,2027年全球大圆柱电池装机量达429GWh,对应的市场规模为2144.8亿元,2023-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110.7%。

不过,仍需注意的是,尽管该赛道前景如此美好,各路玩家纷纷加码,但是大圆柱电池的大规模上车的临界时刻究竟何时到来,仍是个不定数。

受限于焊接工艺、产线、生产节奏、良率等因素制约,大圆柱电池尚处于小批量出货阶段。截至目前,市场上有三款大圆柱电池的量产车型,江淮钇为3、特斯拉Cybertruck,以及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

关于《Seeds 发现》:

盖世汽车《Seeds 发现》栏目,旨在打造一个链接初创企业、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以及投资机构、地方政府的服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赋能。该栏目自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发掘智能电动汽车变革大潮中对行业具有重要启发和引领作用的好公司、好技术、好的商业模式,推动汽车产业创新力量的成长。

据盖世汽车统计,经《Seeds 发现》栏目报道过的初创公司,几乎所有都已经成功对接了产业链生态资源。未来,随着智能化和电气化的快速发展,赋予汽车无限想象的同时,不断重塑汽车产业链,《Seeds 发现》栏目将继续聚焦“风口”赛道,持续为产业创新力量赋能。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盖世汽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23180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9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