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日产的大问题: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中国成本

日产的大问题: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中国成本

第一电动李艳娇

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过程中,日产汽车发布了为期四年的全新战略规划 ——“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量身定制中国战略。即在中国做产品定义和技术研发,在中国重建全部供应链。

日产明确到2027年3月,日产汽车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目标为1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目标为20万辆,美国市场的销量目标为33万辆,日本市场的销量目标为9万辆。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日产将在未来3年内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包括16款电动汽车和14款内燃机车。同时,这其中15款来自日产品牌,10款来自联盟,还有5款在此次北京车展刚刚发布。

这5款车是基于中国本土市场研发的新能源概念车,涵盖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未来三年这些车将会陆续上市,纯电轿车Epoch将成为首款在华上市车型,计划一年内实现量产。而且,日产计划未来两年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矩阵实现73%的焕新。

关于如何实现以上目标,在4月25日北京车展媒体访谈会上,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接受采 访时表示,“‘在中国,为中国’是我们的战略,即提供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提升在中国的竞争力。”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山崎庄平表示:“我们将在‘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成本’领域建立优势,将卓越的本地优势带给本地用户,通过这些举措将帮助我们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日产汽车公司中国战略及专项任务副总裁,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松山昌史表示,“日产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只局限于车辆的电驱化,还包括智能化。日产需要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构建智能化方面的优势,领先的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至日产汽车的产品与服务之中,这是我们的战略。”

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企划官艾思诺表示,“利用我们在中国的工程师和团队学习和开发,并且运用他们的技术和技能达成我们在中国的目标,这是我们现在变革运营模式的举措。”

以下为媒体访谈会问答实录(有删减)。

媒体:日产在中国市场落地的电驱化产品都比较缓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内田诚: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我们正在中国采取新的策略。基于我们和东风开展的长期合作,我们建立了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具备足够的能力,不仅能够助力燃油车型的研发,还能够研究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汽车。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我们也要优先关注速度,以及为中国市场而进行的定制化设计。

因此我们的策略更为清晰,坚持“在中国,为中国”。今天我们展示的5款新能源概念车型,正是这一战略的实践之一。未来三年,大家将会看到我们推出的系列车型,第一款将在一年内推出,当然我们需要确保这些车型被中国消费者关注和接受。因此有很多智能化特点,不只来自日产全球的优势,也包括本土的强项。

我们和国内领先的AI领域公司之一(百度)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进一步的合作,使这些技术更好地整合到日产的产品中,从而为中国用户带来令人兴奋的智能系统和基于AI人工智能的服务。

所以我们的策略就是确保日产的优势得以保持以及变革的程度,我们从去年7月就确定了这一策略,这将保证我们以更快的速度将更智能和可负担的新能源产品提供给用户。

媒体:中国现在很多品牌都在打价格战,对成本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日产将通过怎么样的产业策略来应对中国汽车对于成本的控制和竞争?

内田诚:确实自去年开始至今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今年很可能会继续。

我们需要持续为我们的客户带来价值,所以我们自己需要在所有的客户触点提供日产的标准。但同时,我们需要具有竞争力,所以我们要采取更深化的本土化策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所有的车型和零部件都在中国本地生产,帮助我们更好迎接竞争。我们可以看到在北京车展,有些很大的车型的价格很具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们后续的发力方向,从而使我们在市场中获得增长。

山崎庄平: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确实非常激烈,我们也需要加入到这一竞争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给大家展示的4款新能源概念车都是在基于本土速度和本地成本研发的。这就是我们的理念,也是在去年11月东风汽车有限公司20周年之际发布的新战略——“启DNA+”。我们将在“中国标准、中国速度、中国成本”领域建立优势,将卓越的本地优势带给本地用户,通过这些举措将帮助我们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媒体:本次日产高管访华,主要是想看看中国市场的哪些方面?

内田诚:本次来到中国的团队包括了几乎全部执行委员会成员。为什么高管成员都在这里呢,原因就是我们想要感受和接触中国速度。

我们这次看到了很多车型,现在的中国发展速度确实非常快。所以,我们希望团队能够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要看这些车,要制订策略,我们如何在中国市场更加强大;如何让车型更加及时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不能够满足这两方面的目标,我认为将很难保持在中国的节奏,这是非常宝贵的信息

媒体:中国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迅速,本土品牌也在快速成长,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和消费习惯也在快速发生变化,日产如何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内田诚:如果看看当今的汽车,也许不只是中国,现在的客户需求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希望可以和车辆连接,使汽车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个趋势发展的非常快。日产在这一行业具有90年的历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清楚了解客户的需求,并能够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车辆。

艾思诺:中国的消费者很有特色。正像我们之前所说,中国的市场变化非常快,也许三年前还没有太多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但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就改变了,例如产品座舱的开发和设计,因为现在的客户不只满足于驾驶,还有其他多方位的需求。现在,我们正努力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什么样的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将车辆整合到个人生活中?怎么实现移动设备数据和车辆之间的无缝链接?所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在探索和开发。这些技术将被整合到为中国市场开发的车辆上。

很多同事也提及了,利用我们在中国的工程师和团队学习和开发,并且运用他们的技术和技能达成我们在中国的目标,这是我们现在变革运营模式的举措。

内田诚:除了5款新能源概念车,在中国市场,未来两年日产品牌将进行73%的产品阵容焕新。我们如何确保提供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服务,需要快速做出决定,否则无法跟上变化的速度。我们需要做的是,持续向用户传递日产的价值。

媒体:刚才谈到了和AI领域领先企业进行合作,请问,为什么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一起合作?合作的背景是否可以再做一下介绍。另外,日产在新能源车方面2025年出口的计划,是否是指和中国高科技企业一起出口更多的电动车?

内田诚:“在中国,为中国”是我们的战略,这是我们和AI领域领先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原因。即提供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提升在中国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我们在出口方面也进行了探讨。从2025年开始,第一阶段目标为10万台,从中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我们也在考虑其它的一些行动,比如进一步探索有哪些技术,可以以本地速度帮助我们向世界传递日产的价值。目前,我们聚焦于向中国用户提供,这也是我们签署MOU的主要目的之一。

松山昌史:日产的合作伙伴关系不只局限于车辆的电驱化,还包括智能化。日产需要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构建智能化方面的优势,领先的人工智能AI技术深度融合至日产汽车的产品与服务之中,这是我们的战略。同时,也是我们和中国领先的AI公司开展合作的原因之一。

媒体:第一个问题,日产设定的100万辆的销售目标,如何拆解的,来自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型比例是怎样的,以及今年的目标是多少?第二个问题关于出口业务,制定出口10万辆的目标,这对日产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那么,从中国向全球出口目标制定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以及出口业务主要面向哪些国家,出口车型是如何规划,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型?

第三个问题,一家德国企业说生产冰箱从立项到完成大概需要三年时间,但中国的比亚迪生产一辆汽车,从立项到完成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日产是否也感受到这样的速度差异?日产是否能够快速弥补这一差异,以实现100万辆的销售目标和10万辆的出口目标?

内田诚:首先,全球市场100万的销售目标,是我们在“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中所对外公布的目标。在“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中还对目标销售增量的区域进行了划分,其中美国市场销量目标330,000,欧洲市场销量目标300,000,中国销量目标20万,还有90,000增量目标在日本。

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将在未来3年内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15款日产品牌,10款来自联盟,还有另外5台在这次北京车展发布时提到的。

对于2026年燃油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比例,这并非是从单一国家角度来考虑,要看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我们希望能够有适当的车型组合以提供给不同区域和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目前来说,电动汽车、电驱化车型以及燃油车型都在计划中。

第二个问题,关于日产10万辆的出口目标。我们需要考虑不同市场在电驱化发展上的差异。在美国、欧洲、中国及日本都有不同的产品,需要这样的组合策略让未来的发展更加坚实。10万辆是指我们的目标,还需要考虑本地的产能和其他能力。比如,我们在中国具备强大的产能基础,出口可以更好地平摊固定成本,这也是我们考虑的实际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产品开发到交货的时间周期。在中国,一切是关于速度的。但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情况,一年半的开发周期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我们可以实现24个月的开发周期,而且也是必须要去做的。因此我们决定充分发挥在中国优势开发产品,我们的合资公司已经做好了准备而且充满信心。

媒体:中国本地市场,产品周期非常短,在这样一个价格竞争的局面下,本土主机厂将非常多的车型推到市场当中,您是否觉得现在对于车型更新,已经到了临界点?

对于您所看到的中国价格的竞争,也让车企越来越多地向海外出口。您觉得这会提升中国对外的出口,包括到欧洲的出口?对于日产来讲是健康的竞争,还是威胁?

内田诚:我先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去年(2023年)中国出口了470万辆,其中25%是电动汽车。中国的出口已经非常强劲,而且还有很大潜力。

从目前整个汽车行业来看,很难预测接下来4个月、6个月乃至一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竞争格局。这个世界瞬息万变,有更多的竞争对手继续加入,我们如何保持这样的步伐以及进行自主转型,可以更好地去应对市场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中国有这样的战略,而且必须要做好准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做好工作。

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企业步伐和产品阵容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缩短产品生命周期这个问题,通常要5-6年的产品迭代周期,但在中国要短太多。北京车展发布的这些新车,我已感受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如此之迅速,我们追赶中国速度非常具有挑战性。

艾思诺:关于产品周期,我不确定是否到了临界点,我认为是更多多元化了。做到产品周期短,不仅要求更加迅速,更多利用本地团队,同时还需要更适当的选择先后顺序。所以,我们需要知道每个市场的趋势,哪些区域或产品可以放慢进度,哪些需要我们着力加强。实际上,想要保持主机厂和车企的竞争力,需要高度关注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和需求变化趋势,以及如何实现本地资源和专长与全球优势的结合。

媒体: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处于变革期,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接下来日产汽车将通过哪些举措来确保在中国的竞争力?

内田诚:如何确保快速的发展步伐,如何提供用户所需的配置和服务,如何确保用户的生活更加的尽兴,以及如何丰富中国用户的生活。所以,我们需要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深入合作,我们也在非常迅速行动,来确保这些功能配置在我们产品中。

比如,如何确保轩逸、天籁,这些用户耳熟能详的车型,能够通过配置用户必需的功能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日产必须做的。

从竞争角度来看,日产与合作伙伴东风汽车已合作了20年,有非常多的消费者都喜欢日产汽车。我们需要继续推出适合用户的新产品,让我们能够实现和保持迅速迭代和交付,保持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丰富中国用户的需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李艳娇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2913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14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