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标准》解读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标准》解读

2017年10月12日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标准》,内容包括资质信息、设计研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原材料组部件管理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和以往不同的是:

1、输出电压范围:200V-750V(额定功率不低于60KW),须在直流充电机型式试验报告中体现;

2、恒功率区间:恒功率电压区间至少覆盖400V500V600V750V

3检测充电设备的功率自动分配;

首先要明确一下背景:国网在充电网络建设所扮演的角色。20143月份,国网公开称:将向社会资本开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很多“国家队”和有资金实力的民企纷纷进入该市场,但国网放开并不代表不参与。到2020年,国家电网规划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沪昆)为支撑的快充网络,现又提出建成六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覆盖16个省份、121个城市。其中,高速公路快充站平均间距不超过50公里。

国家电网对充电设施的投建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是把城际之间的出行主干线打通,在充电网络建设中启着引领、示范作用。

3864001091.jpg

①、输出电压范围为:200V-750V国家电网的充电设施绝大多数为公共设施,不是封闭的使用环境,意味着来充电的车辆包含:充电电压在200V-500V乘用车,也有可能是充电电压在350V-750V商旅或物流,2015颁布的《GB-T 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1部分:通用要求》要求辅助电源为12V即原来的两种辅源电压等级:24V12V改为统一的12V对使用者而言:如果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在200V-750V车辆辅源电压统一为12V那充电设备具有通用性,不会因车辆充电电压等级不同,而不能充电。对充电设施投建者而言,没必要在同一个场站建设两种规格的充电桩,一种电源模块可以应对两种车辆使用需求,后期物料管理、维护都大大节约成本。

②、恒功率区间:恒功率电压区间至少覆盖400V500V600V750V400V500V600V750V区间段为绝大多数乘用车和大巴车的充电电压范围,即充电电压在该区间段,充电桩输出功率最大,车辆充电时间最短。恒功率区间段的要求,是输出宽电压范围:200V-750V一个补充要求;

③、充电设备的功率自动分配:首先说下,功率自动分配的原理,当然不同厂家做法不一,其原理都是大同小异,即在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增加矩阵式的开关阵列,模块可以进行并联切换,然后矩阵式开关输出端连接充电枪,每把充电枪对应不同充电需求的车辆,根据车辆对充电功率需求大小,进行充电模块的自动分配。首先提出这种矩阵式分配概念和产品的厂家,行业内众说纷纭,而某“德”的厂家可能性应该最大些。这样做的好处,提升充电设备的利用率,但还有一点要求:“充电机功率分配级差应不大于20Kw”,可以理解为最小的分配单元不大于20KW即行业内模块主流功率等级15KW和部分20KW,如果对此没有要求的话,那充电桩分配单元可能会很大,以充电桩功率60KW模块15KW例,双枪可分配:0/60KW30KW/30KW60KW/0即行业内的轮充和均充,大多数厂家都可以做的到,但如果按此要求,那两把充电枪分配模式为:0/60KW15KW/45KW30KW/30KW45KW/15KW60KW/0这样充电设备利用率会进一步提升,能做到这样分配的也就这几家,行业内朋友都知道的。

该供应商资质能力核实标准颁布后,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对行业公司的影响: 对于有该技术能力和认证报告的厂家,一般为研发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早就做好了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可静静的等待国网的审核和订单;对于一些模块和整机系统集成厂家,除了在技术上去加快弥补还是要有一些必要的花销开支,比如符合新要求的检测报告费用,希望在审厂内做好准备。如果产品提升不上去,国网这进不去,也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2对行业技术的影响:模块厂家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分析,毕竟能做到宽电压范围和恒功率区间的模块厂家不多,做稳定的就更少了,如果模块厂家仅仅盯着系统集成厂商的话,永远不会提供有竞争力的好产品,应加大对新能源车的分析力度,或电池发展趋势的一个分析。整机系统集成商也需加大对新能源车和客户使用场景的分析,开关矩阵才可做的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充电桩市场在2015爆发,20162017竞争尤为激烈,逐步开始进入洗牌期,对于没有做好准备、技术研发能力不强、资金雄厚或者好的商业模式的厂家,可能要逐步退出充电市场。

既然是预测,笔者就大胆想一下:

1、乘用车的充电电压范围会逐步超过500V最终和大巴车的电压统一成同一个挡位。

2模块和整机的成本会有所增加,形成规模数量之后还会降下来,预计半年到一年。

3用户侧的需求和充电桩的控制层(或云端)互动因素会更加复杂,需制定不同控制策略来应对不同应用场景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樱木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778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8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