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雷军造车梦 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

雷军造车梦 大半个车圈为小米“发烧”

汽车之家

    小米集团高速发展时,雷军曾称自己“行程密时,平均一天有11个会议,每天平均吃饭时间只有3分钟。”而如今对于“押上人生全部声誉而战”的小米汽车,雷军的忙碌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汽车之家

  在宣布造车至正式成立公司的5个月间,雷军频繁走访比亚迪一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恒大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北京现代、博世、宁德时代等企业,并时不时与北京、吉林、上海、天津、武汉、合肥多等多个地方政府传出“绯闻”。

  几乎大半个汽车圈都在为小米汽车“发烧”。随着小米汽车落户北京亦庄,其业务开展也将从前期考察逐步进入到实际运营阶段。下一步,围绕工厂落地何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激烈争夺。小米汽车终会花落谁家?

收购宝沃汽车工厂?

  雷布斯的光环不亚于华为。9月13日,一汽解放开盘股价一度逼近涨停,创年内新高。涨势的背后,是一则“雷军一行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的消息。

  可股民只狂欢了一日,一汽解放便于9月14日跌至11.63元/股,跌幅约4%。外界又将之归因于“雷军有了新欢”。

汽车之家

  “即使向下放到省级发改委和工信局申请新工厂生产资质,也是需要较长的流程和其他配套手续的。”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向汽车之家称,“收购别家车企主要是可以节省时间,一步到位,代价就是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小米造车需要抢时间,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时间比较晚,花钱买时间,对于手握千亿资金的小米汽车而言,是比划算的买卖。

  如果回顾小米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在高速发展,雷军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则是效率高。而北京密云的宝沃汽车,拥有新能源及传统能源的双生产资质,具备年产能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这对于小米而言,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

汽车之家

  据相关报道,宝沃汽车生产已进入停滞阶段。即使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行业内早已100%复工复产情况下,密云工厂仍处于停工状态,且时间已长达一年。2020年工厂产能利用率仅有4.83%。

  而3个月前,就有曝出小米与宝沃汽车有过深度洽谈的消息,当时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悬殊,谈判戛然而止。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雷军出价极低,远远低于陆正耀为宝沃付出的代价。”

  陆正耀是瑞幸咖啡、神州优车、神州租车和宝沃汽车的董事长。虽然他于2018年年底,收购了北汽福田手中宝沃汽车67%的股权,但陆正耀却没有太多资本与雷军谈判。

  对目前的宝沃汽车来说,最值钱的资产是其位于北京密云的智能工厂和土地资产。当时,福田对宝沃北京工厂项目“砸”了47.24亿元,其4.0智能工厂甚至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称号,而这些资产并没有被陆正耀收于麾下。

汽车之家

  据汽车之家查阅,2019年1月,福田曾发布一个公告称,“由于宝沃汽车工厂所占用的土地被纳入怀柔科学城规划中,北京市政府考虑到科学城未来规划的需求,要求福田承诺宝沃汽车的土地使用权留在福田,并在北京市要求时将土地交回政府。”

汽车之家

  这也意味着,密云工厂背后的实际所有权不在福田,也不在神州优车,而是北京市政府。目前,北京市政府只是依照市场价格把土地和房产租赁给宝沃汽车使用。

  为了吸引小米汽车入资,北京市政府要求收回厂房,这也非不可能之事。既然小米汽车总部选址在北京,那制造工厂落户北京的可能性更高。“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有消息人士称。

  眼下,重组电动汽车制造产能也是国家所倡导。“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企业太多,相对分散。未来要做大做强,电动汽车企业需要进行兼并和重组,在先进技术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

汽车之家

  理论上,有产能过剩问题的车企都希望与小米“沾上关系”,宝沃汽车并非小米汽车的唯一选择,但从近期的信息推测,虽然雷军近阶段“打卡”的车企不低于数十家,但一些车企已明确辟谣或官方回应不卖工厂。

  小米选择宝沃汽车工厂代工这条线显得更为明朗。能造车的车企有很多,但真正能和小米汽车谈拢的车企不见得多。这一点从苹果汽车项目受挫中可得知。

  同样马不停蹄的苹果CEO库克,近段时间不断与现代、日产大众等车厂洽谈Apple Car整车代工,但意外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家车企明确愿意给苹果造车充当代工厂。

  原因也很简单,有点实力的传统车企,不想因为与苹果合作成为苹果的代工厂,从而“稀释”了自己的品牌价值。

  “诸如比亚迪、长城和一汽集团等有实力的车企,与小米汽车汽车深度谈判的,是希望将自己的平台共享,或是其它方面深入共同造车,而不是沦为代工厂。”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表示。

激烈的小米汽车工厂“争夺赛”

  业内人士分析,通过收购工厂获得造车资质,只是短期战略,未来也不排除小米会多点布局,在其他城市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无独有偶,9月13日便有消息称,小米汽车或将采用“双工厂”模式。

  “自建工厂肯定是最符合自己满意的地点和环境,能保证永续发展。”在钟师看来,未来的大本营一定放在自建工厂里。当然,如果收购工厂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一直稳定,车企也会乐见其成。“一般还是做两手准备为妥,吉利都做了N手的准备。”

汽车之家

  业内人士向汽车之家分析,“一年10万台,目标很大,但也非不切实际的空想。‘蔚小理’造车新势力都是从零做起,一开始没有品牌价值,但小米不同,巨大数量的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未来小米汽车潜在用户群。”

  “如果小米汽车在三年后量产,可大胆猜测小米面对的第一难题,不是销量,而是产能不足。”基于这种忧虑,假使36万年产能的北京密云工厂被小米收购,那小米也会遇到产能不足的问题。提前布局“双工厂”,逻辑也显得顺其自然。

  曾经投资过造车新势力的雷军,无论是代工或自建工厂路线,都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小鹏汽车一开始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但2020年3月间接收购广东福迪汽车,获得了生产资质。目前,小鹏G3的改款车型G3i车型尾标已从“海马”标识改为了“小鹏”,小鹏汽车肇庆工厂二期也已经动工。

汽车之家

  小米汽车的最佳选择或是遵循类似小鹏汽车的多地布局路线,前期通过收购快速获取生产资质,后期通过自建工厂扩大产能。

  自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后,各地方政府马上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拉小米到自家城市落地。北京、上海、武汉、合肥、西安、成都等城市纷纷抛出过橄榄枝。可以说,工厂选址的竞争,远比小米汽车总部所在地的竞争更加激烈。

  “小米汽车落户哪个城市,便会为这座城市带去投资,更重要的是能带去汽车相关产业链和智能汽车方面的人才,有望引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业内人士称。

  在竞争者当中,武汉市政府最为“高调”,曾通过“武汉城市留言板”称,武汉市招商部门已与小米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和推进小米汽车项目落户武汉。

  据汉南区官方介绍,该区有8家整车企业和13家整车生产工厂,包括小鹏汽车、东风本田、神龙、东风乘用车、吉利路特斯、吉利商用车等,重点发展锂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领域,同时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具备良好的产业优势。

  同时,武汉和雷军也有很深的渊源。武汉大学培养了雷军,雷军也在武汉有产业布局。小米汽车在武汉自建工厂的可能性很大。

  尽管有“最优”对象,但雷军仍在为造车选址四处奔走。9月11日,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8月31日,天津市高层领导到小米集团走访调研,就进一步深化市企合作与雷军座谈交流。

汽车之家

『吉林省高层领导在长春会见雷军一行』

  “最后,小米可能会比较各地的优惠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并考虑当地的产业链和产业环境等,以此选择自建工厂落地何处。”分析人士称。

拼命奔跑的小米汽车

  造车并不容易,既然是雷军压上了所有的声誉,小米造车自然要慎重得多。

  但雷军对于小米发展的观点一直是,“大方向选对后,一定要保证奔跑的速度,奔跑本身即可解决问题。”

  雷布斯造车的奔跑速度不可谓不快。早在2014年便传言发起“泰坦计划”的苹果项目,至少已经酝酿了6年,而小米汽车入局不到6个月,便有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汽车之家

  眼下,新能源汽车最难的不是制造出一个像样的产品,而是能把一款产品卖到什么销量。用户认可的销量决定产量,产量规模决定供应链和资金链的永续。对于小米汽车而言,没有销量,车企就命悬一线,“双工厂”模式也是其前期的一场赌博。

  对于小米造车的优势,钟师评价,“小米最有信心的不是能圈多少投资资金,而是原先庞大成熟的小米生态圈已经建立起来,往下汽车产品的集客、营销、推广成本,要比任何新生的车企强得多。这是小米造车宝贵的‘无形资产’。”

  不过,小米汽车作为后来者,需要补课的内容也非常多――智能驾驶就是一门大课程。从目前小米申请的专利来看,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上的专利要远远少于华为、百度、滴滴等科技企业。

  从近几个月来看,“不缺钱”的小米正不断对自动驾驶领域企业频频出手。先是抢下对纵目科技、禾赛科技两家自动驾驶厂商的投资,随后还参与DeepMotion(深动科技)、智慧互通(爱泊车)的战略投资。

  当然,自动驾驶的技术壁垒并不是收购几家公司就能弯道超车,算法的深入研究,以及真实数据收集都是小米汽车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深谙此道理的小米汽车,最近也在高薪挖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但要找到心仪的人才太难了。虽然小米的薪资比市面高出近20%-30%,小米官方还透露小米汽车收到的简历已超过2万份,但最后完成入职的仅有300余人,步伐仍然慢于外界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还晒出了雷军与其他16位团队骨干的合照。而在外界剖析了这16位骨干的“身份”时,不免让人降低了期待值。原因是小米汽车高层都是“门外汉”,仅一位成员是汽车行业背景,并且是名外饰设计师。

汽车之家

  人才的缺失或将拖累小米造车的进度。此前,盛传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将加盟小米汽车,但最后或因竞业协议的规避,加入了顺为资本;也有消息称,原福特汽车(中国)电动车事业部首席运营官朱江已提出辞职,下一站或是小米汽车,但消息传了有一阵子了,似乎没有最终成行。

  2024年,小米能否造出一台让人“尖叫”的车?答案很悬。仅从造一辆车的角度来看待小米汽车的未来,小米汽车的价值或许不会很高。面对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复杂的供应链管理,缺少汽车产业技术储备的小米要从造车上获得利润非常难。

  但换一个角度,从造一个“移动终端和数字空间”来看,如果小米造车,真能像雷军所想那样“是给手机和一整套智能体系加上四个轮子”,小米汽车的价值是否会变得不一样?核心前提是,小米能将电子产品生态链成功复制到汽车上。(文/汽车之家 彭斐)

来源:汽车之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5644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