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2018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得到43%好评,哪里丢分?

2018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得到43%好评,哪里丢分?

2月12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如同平湖里投下大石,激起的涟漪历经春节长假,仍在振荡扩散。刚上班的新能源汽车从业者,都在细细研读政策,思考应对之策。解读分析的文章汗牛充栋,但这版新政的大家怎么评价呢?

调查:43%的人认为新政“好”“很好”

“对2018年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评价”的调查有178人参与,他们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

在总体评价中,有22%被调查者认为“很好”,21%认为“好”,三分之一认为“一般”,其他被调查者认为“差”或者“很差”。总体而言,行业人士对新政的评价还是偏正面的。

新政的主旨是提质增效,第一条第一项就是提高技术门槛要求。这一点得到了行业人士的最大认可。42%被调查者认为,新政当中最好的一点就是技术要求提得好。其次获得最大认可的是过渡期设置。

行业人士对新政当然也有相当不满的地方。新政调整技术要求之外,最主要就是降低了补贴额度。因此三分之一被调查者对此最不满意。

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政策制定和发布的过程。过渡期的设置也让很多业内人士不满。如果这个提问有“过渡期设置”一项,可能得票也不会少。

对于补贴新政,大家评价总体偏正面,但意见也不小,可能的失分项有哪些?

失分点1:政策调整太频繁

自2009年中国开始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到2018年的9年间,加上本次,共有8次补贴政策调整,基本上1年1调。

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周期长,但是车企为了贴合补贴政策要求,争取更多补贴,基本也是一年推一款车。当前公告、目录中的新能源车型何其多,但产销过万的没几个。虽然很多不同车型主要是在动力电池系统方面调整,但是其论证、测试和验证,很难做充分,恐怕会遗留安全隐患。

本次调整一开始也没在行业预期内,还好去年年底开始有“传闻”漏出,行业才有准备。

本次政策通知中还说,将“提前研究发布2019年和2020年关键技术指标门槛”,看来要延续一年一调的节奏。既然这样,可否考虑出台一个两年通行的技术门槛,但是标准取其中值或者取高值。

失分点2:过渡期设置吃力不讨好

也许是为了烫平行业波动,本次调整第一次设置了过渡期。过渡期内,符合老标准的车型可以享受老标准对应的7折或4折补贴,但不实施新政策。过渡期之前按老政策,过渡期之后按新政策。

表现1:过渡期可能延缓技术升级

过渡期和部分人士的理解不一样,他们以为过渡期达到新标准的车型,应该可以享受新补贴政策。

既然新政策要提升技术门槛要求,那么率先达到门槛的车型执行新标准,符合政策意图。如果有些车企为了多拿补贴,将符合新技术门槛的车型延后到6月11日销售,似乎还拖延了技术升级。

表现2:过渡期让车企定价成难题

由于过渡期政策,2018年将出现三段:过渡期之前补贴按2017政策,过渡期按折扣政策,过渡期后按新政策——这意味着同一款车可能因为补贴的不同会出现三个价格,而他们的成本可能一样的,这给车企出了一个难题。

表现3:过渡期可能扰乱市场交易

过渡期的政策还可能扰乱市场交易。由于三个阶段的补贴不一样,150公里续航以下的纯电动乘用车在过渡期之后可能绝迹,而长里程的纯电动乘用车则可能在过渡期之后才放量。

至于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由于过渡期补贴标准较2017年打四折,企业宁愿按2018年标准,增加成本将能量密度和单位能耗提上去,拿新补贴标准划算。这样上半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市场恐怕非常冷清。

失分点3:制定政策和公布政策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表现1:部分企业先知先觉

在本次新政发布之前,多数行业是通过传闻得知。而部分企业、专家则因为参与政策征集意见的讨论而得知了大体内容。

1月是新能源汽车产销淡季,但今年放出3万辆,一反常态。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少数企业得到了仍实施老政策的消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能源车企领导说,“有的企业还是比较有敏感度,先知先觉。我们傻乎乎的,生产了之后吧,还没敢怎么卖。”

他认为,如果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征求意见,对别的企业没有征求意见,似乎也不太公平。“如果对企业涉及保密的话,那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啥也不要讲。”

表现2:发布时机太晚

本次政策拖到2月12日发布,很多车企在1月份不敢卖车。上述人士说,“我们希望12月31日之前,现在2月才出来,这两个月的事情就说不清了。”

表现3:政策解读不充分

上述人士同时指出,主管部门对政策的解读也不充分。行业人士最近都在讨论:过渡期之前按什么政策?过渡期可以执行新标准吗?“2万公里”条款是立即执行吗?私人购买新能源货车是否也要满足2万公里条款?……

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权威部门公开明确地确认。

此前主管部门有召开政策宣贯会的习惯,本次新政似乎还没有宣贯会。其实先给出一份权威解读文件发布出来,就能起很大作用了。召开宣贯会,无论规模多大,总有企业不会被通知到的,而且会议、差旅成本也不小。

失分点4:补贴标准不可能精准

9年8调补贴政策,调整的逻辑可能有几个:1补贴要紧跟成本下降曲线;2补贴技术要求要看企业技术水平;3补贴要看财政的钱有多少;4补贴要确保推广规模达标。

补贴标准和成本下降幅度之间,可以说永远不能匹配。主管部门可能更多采信核心企业的说法,但其实领先企业也未必能预测价格。本次新政补贴加速退坡,很多人抱怨电池企业等成本下降跟不上退坡幅度。

另外,车企技术提升到哪一步了?每年的推广量会有多少?补贴要根据这些变量适时调整,初衷虽好,但是难度太大。对于市场的千变万化,不如承认自己的无知。

只有财政预算多少一项,是主管部门可以确定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过渡期不实施新标准,有可能是怕一下子申领补贴的又太多。如果真是这样,原因还是技术要求太低。

以上问题,是补贴政策固有缺陷,没有解法,恐怕只能等补贴退出。

失分点5:对地方政策约束力度不够

本次新政,再次提出破除地方保护的条文,也加了“扣减充电基础设施奖补资金”的惩罚措施。

但反地方保护的说法,已经如同“狼来了”的故事,很难再取信于人。如果真的要反,执行层面应当有结果体现。

另外,新政鼓励地方把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和使用环节。补贴标准中,不再对地方补贴比例设限。

从以前经验看,地方补贴政策比中央还拖沓,如果给出量化要求,地方政策有章可依,可能还能加速出台,也有利于市场启动。

对于新政,前述新能源车企领导说,“总的来说,政策还是向上走的,行业有共识。但是推出的时机和方法,以及解读要改进一点。”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6313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电动汽车观察家

《电动汽车观察家》持续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真实信息和诚恳意见 微信订阅号搜索:evobserver

  • 1142
    文章
  • 66219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