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资本
  4. 智电资本论 | 劲邦资本王荣进:动力电池短期应以锂电为主,氢燃料为辅

智电资本论 | 劲邦资本王荣进:动力电池短期应以锂电为主,氢燃料为辅

安小曼

可以这么说,在动力电池领域,虽然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其实这个行业还是处于初期,现在的排名不等于以后绝对的排名。从未来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中间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和变化。”劲邦资本合伙人王荣进告诉第一电动。

WechatIMG2744.jpeg

劲邦资本合伙人:王荣进

2005年,大学刚刚毕业三年的王荣进加入了Morning Star排名前三公募基金——兴业全球基金(即现在的兴全基金)。该公司管理权益资产超千亿,曾多年是比亚迪第一大流通股东,其对新能源汽车投资的接触始于此。

在职期间,王荣进陆续获得CFA、Wisconsin MBA等学位。2014年开始从事股权投资,先后投资安达科技、科列技术等项目,并相继完成退出。

2017年,王荣进加入劲邦资本,组建团队专注投资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后投资芳源环保、金力股份、帕瓦新能源、壹石通、东莞超鸿、天力锂能等新能源汽车相关标的。

为了深入产业链投资,王荣进从未停止学习。2017年,他进入中南大学新能源总裁班进修;2018年成为电动车百人会第5期学员;2019年就读于电车人学院雄鹰计划总裁班;目前在职攻读DBA学位。

这个理工男讲话很直,也很质朴。在这场访谈中,王荣进从不同角度谈了他对充电站和换电站的看法,他对政策掌控市场的节奏预测,以及他十分看好的动力电池细分材料。

在谈及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时,他做了个带有数据的预判:“我认为,10年后氢燃料燃料电池能在乘用车上有个10%的使用,已经很乐观了。”

以下为对话实录:(在不改变嘉宾原意的情况下,第一电动做了校对删减)

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被激活

第一电动:你认为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算是被市场激活了吗?消费者认知程度如何?

王荣进:我认为是被激活了。

首先,从C端的角度来说,这个市场的消费者规模越来越大了。有些消费者是基于它更好的体验感,还有一些是基于成本或者牌照的角度去考虑。

之前腾讯做过的一篇消费者调研中提到,当前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购买电动车的人,主要还是中产阶层和一些好奇心旺盛者,这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尝鲜的主力军。其他的,要么就是考虑到使用成本低,要么就是基于牌照的因素。

其次,从B端来看,市场更明显。像货运,“四通一达”包括顺丰,它们都有在陆续更换电动车或者找电动车的运营服务商。

WechatIMG2751.png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已经被激活的市场,只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洗牌和迭代。这个产业,在过去的三五年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随后开始被激活、被消费者认知和接受,预计在三五年以后会进入大规模转向。等到后面它的性价比足够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足够好,产品或者价格跟燃油车都能PK的时候,它就进入了长期的替代燃油车的过程。

投资角度看,充电站“好于”换电站

第一电动:你刚刚提到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关于充电,针对运营商的充电网需要把握好密度和场站集约化程度的平衡,从效率上看,有说法认为换电站好于充电站。站在资本的角度,你会更倾向于投资充电站还是换电站?

王荣进:其实不管是换电站还是充电站,我们在几年前就有看过,应该说两者各有各的特点。站在在C端的角度,我认为充电更合适;站在B端运营的角度,我认为换电可能更合适一些。

站在资本的角度,我更倾向于充电站。因为从运营的角度出发,换电可能还是更偏局部的一种运营场景,容易在局部的一些点获得成长,但天花板要相对低一些。但是充电就容易把体量做大,站在投资的角度讲,更希望把体量或规模做起来。

第一电动:目前劲邦有在就是充、换电这一部分进行投资或者观察吗?

王荣进:目前还在观察,但一直没有投,还在等待一些比较好参与时间。

之所以一直没有投,主要是因为对整个行业的局势看得不是特别清晰。包括充换电格局的变化、参与主体等。

从timing的角度讲,现在比前几年好一些。拿充电来说,前几年因为新能源汽车数量相对较少,市场尚处起步阶段,那段时间产业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大家也知道,在过去的5年之中有很多做充电的企业结果都不太好,甚至倒闭的都有。所以我们认为,在那个时间点的投资风险会比较大。现在这个时间点,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一定数值了,导向又是倾向于充电站,风险会小一些。

第一电动:如果接下来有充电站投资打算的话,可能会倾向于一些已经形成规模的头部企业,还是早期项目?

王荣进:个人认为,从头部切入会更好找项目。但是这也不是个必然的,并不是说越大就一定越安全或者越有投资价值,本质上还是看它的运营能力运营效率

动力电池大格局已形成,政策2020年不会完全退出

第一电动: 很多资本正在等待政策的退出,等待市场回归它的自有秩序,等待更清晰的投资机会。但有说法称,根据目前形势判断来看,2020年后政策还是不能完全退出的。你如何看待?如果政策还不能退出,资本怎么办?继续等么?

王荣进:第一,产业还脱离不了政策的扶持。我认为,政策肯定会退出,但是不代表2020年就会完全地退出。它可能放开一只手,但可能会用另外一只手去托住。

如果政府直接完全放手,我觉得行业会出现崩塌式的下滑。政府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好不容易把这个产业扶持起来,现在从战略角度来看,我认为它不应该也不太可能去干这件事。

WechatIMG2754.png

所谓的另外一只手去托住,是指它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对行业的扶持。比如对双积分制度的调整、免费停车、充电优惠、购置税的减免、甚至传言中的个税抵消、允许使用公交车道等,各个层面的一些政策导向去进行调整。中国政府的调控能力是很强的,它可能会去拉长整个显性、隐性政策的退出周期,以时间换空间。

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还是会去积极地寻找一些机会。或者退一步说,timing这个事情,其实本身就很难去抉择。我们看好一个行业的大方向,但是对于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你是否有必要去等待、寻找、把握一个调整的机会,这并不好判断。打个比方,如果你认为茅台的股票一直往上走,但是你总想把握其中间调整的交易性机会,是否有必要去抓这个择时机会。

其实,这是一个战略和战术的问题,战略上我们看好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但是战术上可能我们觉得这个行业短时间会有一些调整的机会。我认为,你只要战略看对了,哪怕用错了战术,大局还是不会影响,所以这是一个长期和短期权衡的问题。

十年后不会是氢燃料电池的天下

第一电动:像你说的,电动化这个趋势是大家都看准了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动力电池需要技术迭代。目前的技术路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有说法称,如果锂氧或锂硫的商业化速度不够快,十年后也许是氢燃料电池的天下。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王荣进:这种说法我不是特别认同。我认为,10年后氢燃料电池能在乘用车上有个10%的使用,已经很乐观了。

首先,就现有的电化学体系来看,我认为,基于锂离子的电化学体系,在短时间内会局部地迭代,但是不会有这种革命性或者大幅的迭代,哪怕固态电池也是多年后的事情。比如说三元正极材料从NCM111迭代到NCM523,再迭代到NCM622或者NCM811,以及可能的富锂锰基,但是不至于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包括锂氧、锂硫,本身从化学特性上来说,它不适用于汽车上,它可能适用于储能或者别的地方。所以我认为三元材料在乘用车的使用,包括磷酸铁锂在商用车和储能的使用,这个路线在短时间,甚至10年之内都不太大改变。这是经过业内专家,包括产业技术人员充分验证过的。

timg.jpeg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10年后也很难是氢燃料的天下。我认为,就氢燃料发展而言,在10年之内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制约着它在乘用车领域的使用,但是在一些特种车、专用车或者商用车领域有其一席之地。

第一电动:你有在观察氢燃料电池项目吗?  

王荣进:我从2016年就有在观察了,我也想发掘相关项目,但是我一直没有投。现在看氢燃料电池,有点像2005到2008年的锂电池,它的可靠性、产业链各方面都还没有达到要求。

当然,也有一些业内同行投了氢燃料电池,只能说每个人、每家投资机构的投资风格和风险偏好不一样,我们是以相对谨慎、保守的角度看待这个事情。

从时间点来看,可能在未来10年以后氢燃料电池会迎来一个产业化阶段,在这个基础上,我可能会提前个几年准备。比如说,我认为我可能会在3-4年后对这个行业进行一些相对大一点的布局。

动力电池大格局已形成,但细分领域机会多

第一电动:人说目前动力电池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首的大格局已经形成了,现在已经不好进了,很难找投资机会了,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王荣进:确实是这样。

现有格局看,简单的理解就是3+2,三家外资(三星SDI、LGC和松下)+两家内资(宁德时代、比亚迪),这TOP5实力很强,它们对其它包括像孚能、国轩这样的电池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所以站在资本的角度来看,如果短期内投一些小的电池厂会有所顾虑。

但从长期来看,又不代表完全没有机会。长期来看,从材料的角度出发,会看到一些小的迭代,从中衍生一些新的机会出来。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观察细分领域,并且适时地作出判断。

比如固态电池,这里面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公司跑出来。有一些电池厂可能会切一些细分领域,从中把握新的机会。比如像苏州星恒,它们在锰酸锂路线上走得不错,在电动自行车上领域做到细分行业第一。

项目方面,我们已经投了比较多的电池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前躯体、隔膜、隔膜的涂覆材料等等。

WechatIMG2753.png

可以这么说,在动力电池领域,虽然大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但其实这个行业还是处于初期,现在的排名不等于以后的排名。从未来更长的时间周期来看,中间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机会和变化。

第一电动:在劲邦资本的布局中,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占了多大的比例?接下来的一到两年时间内,劲邦资本有什么新的产业布局规划?

王荣进:从最近两年的投资项目来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资金占了投资金额的30%左右。

我们把新能源汽车从广义的角度总结为泛电动化和泛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差不多2014年开始爆发,我从那时候开始围绕电池材料做了相关的布局。如果说过去的5年是新能源汽车电动化的产业导入期,那么未来5年是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的导入期。所以接下来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我们除了对关键材料领域寻找机会外,更多会在泛智能化领域进行布局,包括汽车相关AI;智能驾驶相关的感知、决策、执行部件;智能交通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等。总之,就是深度聚焦产业,保持敬畏之心,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安小曼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ziben/97247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9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