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政策
  4. 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江苏省政府

  苏政发〔2011〕186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为了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我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制订本规划。

  根据江苏经济基础、产业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我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成为引领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省积极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新兴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产业规模领先全国。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同比增长35.8%,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新兴产业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50%以上,涉及新兴产业的专利数超过60%。全省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一,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有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新兴产业在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高度集聚。全省60%的新兴产业产值和40%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集中在16个国家和省级高新园区。四是新兴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的新兴产业企业超过80家,形成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网、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优势企业群,拥有一批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高的新材料、新医药及新能源上市企业。

  虽然我省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新兴产业规模优势尚未真正确立,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有待增强;国际竞争力还不强,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新兴产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缺。

  (二)发展环境

  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大调整周期,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大力调整发展战略,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方向,作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江苏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省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等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各方协调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为进一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立足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水平,围绕战略需求,坚持高端引领、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一批引领省内乃至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端产业;突出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着力突破一批高端技术、培育一批高端环节产品;强化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领军企业;注重有序发展、错位竞争,着力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长远战略优势。

  必须注重把握的原则:

  ————创新驱动。突出自主创新、开放式创新和合作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核心标准制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以新技术突破带动形成新产业。

  ————重点突破。选择我省最有基础和条件的优势产业作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资源,重点推进,实现产业整体发展与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市场主导。利用我国市场需求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创新模式,培育需求,规范市场,营造环境,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集约集聚。以特色产业基地和高新园区为载体、骨干企业为依托、重大项目为支撑,完善产业链条,增强配套能力,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进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发展区和全球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10%和18%,对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引领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18%和25%。

  ————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围绕100个重点技术方向,着力攻克和掌握核心技术,组织实施100个以上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培育1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形成1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部分产业和关键技术跻身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成为全球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占全省企业专利授权量的比重达40%以上。

  ————集约发展特色鲜明。重点发展50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建设50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10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500家重点创新型企业,逐步培育一批世界性行业领军企业。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新能源产业

  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和核电关联产业,把江苏建成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与应用示范基地。1. 太阳能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适度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大型光热发电成套设备生产技术和集成技术,大力发展电站成套设备与系统,加快推进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和光热利用技术及产品发展,促进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光伏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加快达到”一元一度”水平。2. 风力发电。重点发展陆上和近海风能发电成套装备及电机、叶片、高速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确保我省风电机组生产能力居全国首位,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份额占50%左右;积极开发利用海上风能资源,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和近海风电规模化发展。3. 生物质能。重点发展生物质纤维素产品及以垃圾、沼气等农林废弃物为燃料的发电装备和系统,培育发展非粮液体燃料和替代石油基的生物基产品。4. 核电关联产业。优先发展第三代核电站用材料、核电级输电电缆等核电装备关键零配件以及核电用部件和组件。

  (二)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共性基础材料等,确立我省新材料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实现由新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跨越发展。1. 新型功能材料。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集成电路用封装材料等。2. 先进结构材料。积极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高温耐蚀材料、新型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3. 共性基础材料。重点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纳米材料、膜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进入国家战略产品目录。

  (三)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

  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和生物制造等,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集聚区。1. 新医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新型诊断试剂和现代中药等,积极推进海洋药物和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的研发及产业化。2. 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医疗设备、生物试剂、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人工器官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3. 生物育种。充分发挥我省生物育种技术优势,积极培育优质、高产、高效、多抗的动植物新品种,推进生物兽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产品的开发和应用。4. 生物制造。大力推进酶工程、发酵工程技术和装备创新,积极推进工程微生物与清洁发酵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关键工艺环节的示范应用,培育发展生物醇、酯等生物基材料,推进生物纤维等生物基材料的产业化。

  (四)节能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新技术装备与产品,确立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 高效节能。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新技术和装备,开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绿色电器、照明器具、建材等新产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试点。2. 先进环保。重点发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城市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检测技术及成套装备;积极推进高效膜材料、生物环保技术与工艺等材料和药剂的创新发展。大力发展环境咨询服务业,鼓励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3. 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资、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等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加快建立先进技术支撑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体系。

  (五)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

  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的核心产业和关联产业,树立江苏”感知中国”品牌,打造国际知名的物联网、云计算创新示范区。1. 物联网。组织实施智能农业、智能矿山、智能医护、智能交通物流、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家居安防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信息传感、组网与协同处理、物联网系统集成、应用抽象与标准化、共性支撑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物联网产品、软件、系统集成、运营服务等核心领域的发展。2. 云计算。积极开展虚拟化、云计算应用平台、云安全、云储存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推动高性能服务器、海量数据存储、智能终端等设备的产业化。整合现有各类计算资源,推动各领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积极推动无锡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等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初步形成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

  重点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高端软件和服务外包。1. 下一代信息网络。着力提升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与接入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加强下一代信息网络关键技术、设备、系统、智能终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开展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TD-LTE)规模商用示范,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进计划。2. 电子核心基础技术与器件。围绕重点整机系统应用需求,突破高端通用芯片核心技术,着力推动面向计算机、通信、电力、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程机械、金融、文化和教育等应用芯片设计、制造与封装,推进关键元器件、专用电子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全力打造国家基础电子产业基地。3. 新型显示技术与产品。重点推进高世代液晶面板及其关键配套产业,着力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材料和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激光显示、三维(3D)显示、电子纸等新型显示技术及下一代视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4. 高端软件。积极对接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计划,加强操作系统、海量数据处理等基础软件开发及产业化。大力拓展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重点推进智能电网、电信、教育、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应用软件的研发及产业化。5. 服务外包。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外包、生物医药外包、动漫创意外包、金融服务外包、供应链管理外包等五大外包服务,大力提升服务外包产业层次。

  (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装备和系统,将我省打造成为轨道交通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集聚区。1. 轨道交通装备。依托高速铁路和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列车、牵引传动、信号系统、供电系统、门系统、清算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用维护和产品标准体系。2. 智能制造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突破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核心技术,重点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强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和高性能零部件在石化、冶金、汽车、电力、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3. 专用装备。重点发展交通、建筑、矿山和石化等专用装备,推动机电一体化挖掘机、大吨位装载机、大型高等级路面摊铺机、大型乙稀、大型煤化工成套装备等产业化。着力强化液压元件、智能控制系统、关键部件、配套动力系统等薄弱环节的研发,提升自主配套能力。4. 航空配套产业。大力发展与航空产业关联的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和航空维修服务产业,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打造重要的国家航空轻型动力产业基地。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

  以多种动力技术为主导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初步形成部分类别重点整车和重要部件国内领先优势,将我省打造成多种动力的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基地。1. 新能源客车。以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天然气大中型客车。2. 新能源乘用车。以出租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乘用车。3. 新能源专用车。以各类园区用车为重点,发展观光客车和区内短途交通客车;以市政、邮政、电力等特种公用行业为重点,发展纯电动、混合动力轻型商务专用车。

  (九)智能电网产业

  重点发展新能源并网及控制、智能电网储能、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用电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等装备,确保我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二次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1. 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重点发展滤波电抗器、逆变器、并网控制器、轻型直流设备、运行监控装置等。2. 智能电网储能设备。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电池、空气压缩蓄能装置、飞轮设备、超级电容器等。3. 智能输变电设备。重点发展特高压变压器和绝缘材料、短路电流限制器、碳纤维导线、输变电运行状态监测装置等。4. 智能配用电设备。重点发展非晶合金变压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5. 智能调度通信系统。重点发展各类智能传感器、各类专业通讯装置、遥控遥测装置、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等。

  (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重点发展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和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确保我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研发和产业化大省的地位。1.新型海洋工程装备。面向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储运等重大需求,大力发展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台(SPAR)、浮式钻井生产储卸装置(FDPSO)、自升式生产储卸油等装备。2.主力海洋工程装备。重点发展提供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等方面的物探船、工程勘察船、超重铺管船和多用途工作船等,以及为海洋工程平台和作业船配套的关键配套设备与系统。3.海洋利用工程建设装备。依托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规模化重点工程,积极推动海洋利用工程建设装备产业化,稳步推进波浪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建设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可能改变当前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的前瞻性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四、产业发展布局

  (一)形成功能互补的区域产业发展布局

  苏南地区要充分发挥产业科技资源优势,突出高端化发展,以加快推进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注重原始创新,集聚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产业资源,着力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推进高端环节产品和高端产业快速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形成全球知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苏中地区要结合产业基础优势,突出国际化发展,注重开放式创新,突破部分领域的关键环节,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提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加快实现与苏南融合发展,在更大区域、更大范围内形成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发展区。苏北地区要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突出引进合作发展,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探索合作发展新模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加快规模化发展,尽快成为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区。

  (二)重点支持区域标志性高端产业发展

  按照”突出优势、差别竞争、错位发展”的原则,选择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增长潜力大的城市和地区,培育一批能够成为全国标志性和全球有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重点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南京软件及智能电网、苏州纳米技术及材料应用、无锡物联网和云计算、常州智能制造装备和南通海洋工程装备。在生物技术和新医药领域,形成以泰州为重点,南京、无锡、苏州和连云港等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形成以无锡为重点,徐州、常州、南京、苏州、扬州等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在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以苏州、南京、昆山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以盐城、扬州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节能环保领域,形成以盐城、宜兴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在高性能材料和碳纤维领域,形成以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等为重点的发展格局。各地要根据省区域标志性高端产业布局给予重点扶持,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本地有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丰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三)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依托现有专业园区、科技园区、工业集中区,突出”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创新化”,重点建设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影响力大、集成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围绕要素互补、生产营销环节共用、上下游产业配套的要求,促进优势资源、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企业向基地集聚,强化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把基地打造成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擎和载体。根据产业布局、产业特色,在重点产业领域中,选择一些重大基地和集聚区,省给予重点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构建产业支撑体系

  1.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科技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同推进科技与教育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重点聚焦并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行选择纳米材料与制造、生物医药、下一代移动通信与未来网络等新兴产业方向,建立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投资机构共同参与的”新兴产业创新合作组织”,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建立”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形成汇聚科教创新资源、支撑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创新合作载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领域,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前沿,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核心、高端、基础技术,破解新能源、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物联网、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鼓励龙头企业普遍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参与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或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并购国外研发机构;重点企业普遍建立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或在高校建立研发机构或通过投资控股、参股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中小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支持更多的企业承建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到”十二五”末,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500个、境外研发机构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0个。

  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各类开发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及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地区,普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产业化小试中试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于信息网络的政策、法律、劳务、维权平台等各类服务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一体化、一站式服务。

  深化专利和技术标准工作。完善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创新主体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形式实现市场价值体系,培育大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立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研制重大技术标准的长效机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尽快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和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建设新兴产业产品示范和推广基地,建立新产品应用保险机制及政府补贴机制,培育著名商标、知名品牌等优势企业。到”十二五”末,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不少于1000项,实施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专项200个以上。

  2. 产品应用示范工程

  重点区域应用示范。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选择10个创业环境好、市场活力强、辐射带动强的城市或开发园区,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清洁技术、新能源集成应用、新能源汽车、LED等产品应用示范。

  优势企业应用示范。选择50个优势企业在风力发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材料科学、环保与节能服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重点项目及高端环节产品应用示范。选择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重点项目和高端环节产品开展应用示范,建成100项新一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微纳电子、纳米材料、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物联网、云计算、OLED等项目产品应用示范。

  3. 高端人才引领工程

  大力培育领军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创新平台、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推动百万名高技能人才、万名研究生、千名博士后、百名院士及其团队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结合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企业家队伍。鼓励高校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学科建设,培育急需人才。到”十二五”末,引进和培养领军型人才或团队1000个以上。

  加大联合引智力度。深入实施各类引才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归国留学人才、海外科技及管理人才到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创业。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及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联合引才。到”十二五”末,联合引进高端人才、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500个以上。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或企业在高校建立人才基地,探索高校、科研机构面向企业设立客座研究员岗位,深入推进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鼓励高端人才到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到”十二五”末,建立企业与高校互动、教学与实训结合、研究与成果转化融合的人才基地100个。

  4. 产业与金融融合工程

  加大金融税收政策扶持。通过提高对企业授信额度、贷款贴息、研发和产业化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资本金注入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新兴产业领域。深入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实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投资和消费政策。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充分发挥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推动市、县(市)设立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参股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初创期及早中期新兴产业创业企业投入。到”十二五”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000亿元。

  鼓励开展直接融资。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探索推进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发行机制。积极推动业务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在境内主板上市;支持业绩突出、成长性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或创业板上市,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到”十二五”末,企业上市数保持全国领先。

  创新科技金融合作。推动商业银行开设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各保险公司开设开展科技保险业务,鼓励成立科技担保公司。到”十二五”末,各类科技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保险机构达到200家。

  5. 产业国际化发展工程

  优先引进重大项目。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产业领域的重大项目,大力推动知名国外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培训中心。大力推进我省企业与外国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在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样式、多领域项目合作。到”十二五”末,引进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外资研发机构不少于50个。

  建立海外基地。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利用境外资源、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为重点,推动我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参与收购境外研发机构、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积极稳妥地建立境外发展基地,努力开拓发展空间。推进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集中区和特殊经济区,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成”走出去”的发展平台。

  培育国际化企业。支持有经济实力、技术成熟、市场需求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到目标市场所在地建设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生产中心、加工组装中心或工业园区。积极引导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到”十二五”末,培育50家以上集研发、生产、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和5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型及服务外包企业;推动10家以上重点企业”走出去”。

  (二)创新体制机制

  1. 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对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协调,审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完善考评机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加强政策宣传。及时推广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2. 加大财政支持

  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技术、重点工程以及载体建设。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提出重点项目,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集成创新资源,省现有政府用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集中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成果转化。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社会资本和海外资金跟进,形成千亿规模的创业资本、万亿规模的投资资本,实现资本和知识、资本和产业的融合发展。

  3. 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示范推广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引导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优先采用战略性新兴产业设备、产品和服务。完善政府首购、采购制度,支持重点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切实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开发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相连接,促进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普通百姓家。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宣传、保护体系,建立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分类、整理、发布与推介平台,开展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抵(质)押贷款试点,鼓励和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股权、期权交易管理制度。探索设立非上市新兴产业创新型公司柜台交易系统,增加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场所,活跃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交易,扩大股权融资规模。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措施,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来源:江苏省政府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zhengce/2126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45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