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除了“买买买”,恒大造车还有什么核心能力?

除了“买买买”,恒大造车还有什么核心能力?

许家印又在“买买买”了。

德国时间7月23日,恒大宣布与德国hofer成立合资公司,并持有合资公司67%股份。合资公司拥有德国hofer在动力总成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及最顶尖研发制造团队,开发应用全球最领先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并在中国打造全球最先进的研发生产基地。

图片1.png

自从恒大开始造车以来,只要许老板一有风吹草动,都会成为汽车圈内的头条,不乏冷嘲热讽:笑话!一个习惯了挣快钱的地产商能造好车?

自1886年卡尔·本茨先生发明汽车以来,汽车工业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程,并自有其规律和逻辑。时至今日,尽管集成度越来越高,但汽车工业仍然是民用产品中最为复杂的工业,壁垒森严。因此,任何一个新进入者遭到质疑都是正常的。

不过,作为一个坐拥巨资的商业大鳄,恒大闯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宛如外来物种入侵,它受到的质疑格外多,几乎到了全行业都排斥的地步。

在一片“看衰”声中,我今天要唱个“反调”:

恒大新能源成功的可能性也许大过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这不但因为它资金雄厚,出牌机会多,还因为恒大在地产和足球两个领域成功的管理经验,足以使它在新的领域所向披靡。

教科书般的管理方法论

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世界五百强排行榜,恒大以704.789亿美元的营业额,位列138名,较去年的230名上升92名。在利润方面,恒大以56.526亿美元位居107名。

图片2.png

这份榜单的发布,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们看清了恒大在全球企业中的位置。至于其家底,其实早在2018年的财报中就显示得一清二楚了:

2018年其总资产为18800亿元,营业额4662亿元,毛利润1689.5亿元,净利润783.2亿元,净资产3086亿元,现金储备高达2042亿元。

如果我们把时间拨回1996年,许家印带着七八个员工创办恒大时,恐怕连做梦都想不到23年后会发展成如此庞大的商业帝国。在这20多年中,房地产市场起起伏伏,大浪淘沙,恒大从广州的一家毫无背景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公司,这绝非偶然,背后必有其成功之道。

那么,这个成功之道是什么?除了在战略上踩准了每一个点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许家印的管理能力,也就是让超大公司高效运转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美团王兴的一段轶事。他曾问马云最擅长的是什么,马云反问他:你认为呢?王兴说:战略和忽悠。但马云告诉王兴:我最强的是管理。

图片3.png

图片4.png

最近,《砺石商业评论》写了一篇万字长文,从战略、运营、组织、领导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许家印的管理方法论,并给出了“教科书级别”的褒奖。

文章中提到,从1996年到2006年,许家印用了10年的时间深耕广州市场,而没有向全国扩张。十年磨一剑,恒大不仅通过精品战略塑造了自身的品牌和口碑,还发展出了一套“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为日后的全国扩张奠定了基础。这套管理体系,对每个员工要在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方法,按照什么标准,做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样的任务,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许家印本人十分自律,所有恒大制定的条目,他会首先想到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的就不写进去。但所有规章制度,一旦确定,那就是铁律,不会因人而异。早年间,许家印有位亲戚贪污了30多万元公款,他也毫不留情地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对方最后被判了有期徒刑。

他还把这套严苛管理理念,用在了恒大足球上,要求“要铁的手腕治理俱乐部,从严管理”。2011年,恒大足球出台了“五必须”“五不准”“五开除”的规定,此后逐步迭代,一直发展到2019年的“九不准”“九必须”“九开除”。

以“九开除”为例,它指的是“球员如有挑战主教练权威者,联赛期间抽烟、喝酒者,使用违禁药物者,严重违反作息要求者,参与假球、赌球者,长期消极比赛者,严重损害公司品牌形象者,严重违背职业道德者,有任何违法犯罪行为者均给予直接开除处理”。

正是通过这种严苛的制度管理,恒大足球才得以在众多俱乐部中脱颖而出,连续7年获得中超联赛冠军,两次获得亚冠联赛冠军。

不可忽视的核心能力

《砺石商业评论》认为,许家印造车的底气,“除了源于恒大的资金实力以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完成的完整产业链布局,更源于其在地产与足球业务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的教科书般的管理方法论”。

我认同这个结论。但是,具体而言,既然恒大有这种“教科书般的管理方法论”,那恒大团队的战斗力是怎样的?

timg.jpg

一位在恒大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恒大全公司十几万人,上上下下都十分注重效率,讲究职场精神。也就是说,拿了这份工资,那是要扑到工作上的,尽全力。

恒大人很讲究时间节点,做事经常要卡表,绝不允许懒懒散散,把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去。一项工作,只要说好多长时间完成,那就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交出成果来。

他们经常强调,做一件事情,要用尽全力,把自己逼到一个“死角”里。但也不是不允许有些事情做不成,只是不允许有人不尽全力。从高管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一样。

听完朋友这一席话,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恒大能用20年的时间就赶超了万科30年的业绩,因为他们不但拼尽全力,而且还高效。同时也自然而然想到,既然许家印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下了重注,他势必会把这套高效运转的机制搬到恒大新能源,这又会有怎样的效果?如果它能让造车这件事变得更高效,毫无疑问,这将会成为恒大新能源最为核心的能力之一。

许家印之所以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不停地购买各种核心技术,包括这次收购德国hofer,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效率的考量——只有把“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才不会受制于人,提高自身的运转效率。

在造车新势力的大佬中,风头比较盛的是李斌李想何小鹏,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多数人看好他们,是因为他们过往成功过。而何小鹏为了给自己加分,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还会说:“我管过一万多人的大公司。”

其实,如果我们抛开恒大的各种“买买买”,单从企业家能力的层面上来看恒大造车这件事,就可以获得另一个更清晰的视角:既然我们认为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有可能成功,那为何许家印不可以?要知道,许家印在过去所取得的成功,以及所拥有的管理经验,在量级上要远甚于上述三人。

世界上的确少有企业能够在两个以上的领域取得成功,但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通吃多个领域。比如,维珍集团以唱片起家,最后却在航天航空、铁路、饮料、保险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疯狂”的理查德·布兰德森能做到,为什么许家印就没有这种可能性?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9553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