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ST渝万里“顶风”扩张铅酸电池 难获批

ST渝万里“顶风”扩张铅酸电池 难获批

证券日报 于南

  10月10日以来,受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的”非公开发行预案”拖累,ST渝万里股价已连续两个交易日遭受重挫。

  10月11日,停牌1月有余的ST渝万里复牌当日便宣告跌停,随后其股价更于次日早盘再度逼近跌停,最终,随A股反弹才有所回调,但截止收盘时跌幅仍达0.22%。

  ”拟向包括大股东在内的三家特定对象发行5560万股募资7亿元,用于汽车起动型免维护蓄电池项目、电动车电池项目以及汽车用铅酸弱混合动力电池项目”,这份看似稀松平常的定增预案不但得到了大股东支持,更何况还是公司上市17年来的首度再融资,那么,其又何以饱受市场如此诟病呢?

  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ST渝万里主业铅酸蓄电池就曾因部分工序设备设施排放未达标,引发环保问题而被重庆市市环境保护局责令停产整改。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作者坦言,”定增募资7亿元投入这样一个"环保隐患"危机四伏的夕阳产业,不仅难以提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业绩的信心,反而平添了一份能否获得监管层审批通过的担忧。”

  铅酸电池

  背负”夕阳”烙印

  在此次ST渝万里的三名定增对象中,作为大股东,南方同正拟出资2.5亿元认购1985.71万股公司股份,并与出资2.5亿元认购1985.71万股的雷鸣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拟以现金2亿元认购1588.55万股的贵州黔庄集团一同承诺将认购股份锁定3年。

  然而,大股东通过注资表达的这份坚定做大原主业的决心,显然与曾在市场广为流传的ST渝万里未来将注入”医药”或”矿产”资产的传闻存在落差。

  虽然作者翻阅当年”收购事宜致全体股东报告书”发现,南方同正的确意在通过本次收购,对万里电池进行债务重组和业务重组,扭转万里电池濒临退市的局面。并在”收购意图”中注明,”将通过做大做强万里电池现有的主营业务,使其成为国内蓄电池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但即便做大做强主业从始至终都是大股东的心愿,其入主ST渝万里6年来,公司主业却也鲜见起色,更与国内蓄电池龙头的目标相距甚远。

  ST渝万里2011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882.93万元,其中有4662.77万元的收入来自铅酸蓄电池。此外,由于铅酸蓄电池产品的毛利率仅为8.37%,拖累公司亏损122.37万元。事实上,始于2005年,作为主业,铅酸蓄电池的盈利状况便一蹶不振,造成公司营业利润一直为负。

  比低毛利率更为致命的打击来自于今年5月18日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正是这一新政引发市场对铅酸电池业的担忧。曾有分析人士预测称,经历此次整顿,业界2000余家铅酸蓄电池企业或将骤减至300余家。

  毫无疑问,营收几乎全部来自铅酸电池,毛利率极低,又同样收到环保部门停产整改通知的ST渝万里,顺理成章地被投资者们划入了”黑名单”当中。

  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作者表示,”虽然我们不能武断的说铅酸电池就是夕阳产业了,但ST渝万里定增预案公布后,其差强人意的市场表现可以说明,继续在醛酸电池领域投入,无法获得投资者认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此前ST渝万里将获得新资产注入的预期已令投资者先入为主,选择继续做大主业则被市场判断为退而求其次。”

  定增预案

  得到监管层批准有难度

  截止发稿前,ST渝万里董秘张晶未接受作者采访。不过,此前张晶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的表态,似乎能够说明公司在铅酸电池领域孤注一掷的发展思路。

  在环保风暴席卷铅酸电池业之时,张晶曾向《证券日报》作者表示,ST渝万里有意借这轮整合打一场翻身仗。”我们觉得是个机遇,铅酸蓄电池在未来几年会继续走下去的,汽车启动电池还离不开铅酸电池,新材料问世以后可能会出现产品的新生换代,但是在近几年不会改变。我们肯定抓住这个机会。整改后很快会恢复生产。行业绝对不可能把大门全关上不做的”,张晶说。

  为证实这一论述,《证券日报》作者咨询业内某资深科研专家,他介绍,”ST渝万里定增募投的3个项目中,汽车起动型免维护蓄电池、电动车电池、汽车用铅酸弱混合动力电池都属于铅酸电池范畴,其中汽车起动目前业界都在应用铅酸电池;而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电池受到行业洗牌,小企业纷纷出局的影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启动,特别是在纯电动尚难实现产业化的背景下,上马弱混合动力电池项目也还是能够迎合一部分市场需求的。”

  看来,ST渝万里的”顶风”扩张并非空穴来风。日前同行南都电源在”血铅”阴霾尚未散去之时的出手收购,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向市场传递了铅酸电池上市公司们的”志同道合”。

  ”市场不会担心ST渝万里定增预案会遭遇股东大会的否决,因为这毕竟是注入资金。而关于大股东注资"保壳"之说,我想我们有必要考虑斥资7亿元保一个总股本不足9000万的壳值不值?”上述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向《证券日报》作者表示,”我们最该担忧的还是,上马新的扩产项目与并购原有产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在现下的行业环境里,监管层是否会批准这样一个受到严格管控的行业进一步增加产能。”

  ( 编辑/董海荣 )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于南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871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