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李书福的吉利为什么总能当上“金龟婿”?

李书福的吉利为什么总能当上“金龟婿”?

亿欧

17岁的时候,他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辆自行车,“如果再戴上一块手表,出门就很有面子了”。

21岁时,身为照相馆小老板的他成了万元户,“在当时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27岁时,用他自己的话说,“两三百万肯定是有的了”。

十多年前,他回应造汽车:“那就给我们一次自杀的机会!”

今天,他收购了奔驰母公司。

他持有奔驰母公司德国汽车制造巨头戴姆勒约9.7%的股权,其市值达到90亿美元。

他掌控的吉利汽车市值2144亿港元,这两年其市值增长了10倍。

他是李书福,55岁,中国最大民营汽车公司掌舵者。

01、曾炒房血本无归

1963年,他出生于台州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排行第四,整个学生时代,他都没有离开过台州。

19岁那年,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他开始试水商海。从1982年的照相生意拿到第一桶金开始,李书福就此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李书福的一生,做过冰箱配件,卖过冰箱;搞过装潢,也做过投资;他买汽车,他也当过“行业大炮”。

这个人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他总是能豁的出去——“我是在浙江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长大的,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

20多岁的李书福成为了千万富翁,但李书福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许可以说,李书福在创业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他不畏惧失败,也不害怕失败。

“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这些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八十年代的李书福,从生产冰箱零部件开始走上了生产电冰箱的道路,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李书福的北极花电冰箱厂的年产值已然超过千万。

26岁的李书福成为了千万富翁,但好景不长,由于国家开始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民营的北极花厂不在其列,李书福的冰箱厂关门了。

随后,他南下深圳“充电”,李书福又看上了装潢市场,在深圳逛装潢市场时李书福发现有一种进口装修材料的市场前景很不错,便中断学业回到台州,联合几个兄弟重新创业,他的共产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后来又成为全国第一家铝塑板生产厂商。知道今天,它仍是吉利集团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后来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房地产业开始迅猛发展:海南房地产热又让他心动。

他带着几千万元的资金来到海南,却遭遇地产泡沫破灭,几乎血本无归。对于这段经历,李书福不愿多提,但他并不惧怕失败。

他说:“失败,这些都是实践的过程,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炒房失败后,李书福意识到自己只能做实业。

带着这条深刻的教训,他又一次回到浙江。这一次,李书福把目光头像了全新的领域。

02、汽车疯子

上世纪90年代,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

李书福找到台州市黄岩区经委的领导,刚把要搞汽车的想法说出口,就得到了一句“不可能”的答复。

找到省机械厅,答案还是“不可能”,还多了一句:“你去北京也没用,国家不同意,工厂不能建,汽车就是生产出来也不能上牌。”

但是“汽车疯子”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的梦想;李书福决定走迂回路线,先办摩托车厂:“在对摩托车厂的参观中,我发现制造摩托车原来如此简单,里面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从此,李书福开始了他的“造车”之路。

对摩托车一窍不通的李书福买来样车,把它拆掉琢磨其中的原理,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改良。

一年以后,李书福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车,产品投放市场后一直供不应求。但李书福始终不忘为将来建汽车厂布局。

他在浙江临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买了一块850亩的地,名义上说是要生产摩托车,实际上却在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李书福的造车梦是从模仿开始的。1996年,奔驰刚刚推出新车,李书福就买了两辆。后来他又到一汽,把红旗车的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都买回来研究,最后果真“依葫芦画瓢”造出了一辆车。

“玻璃钢的,红旗轿车的底盘、发动机,外观跟奔驰E200一模一样。”李书福兴奋地开着这辆车上街兜风,却很快受到警告:没有生产许可证造出来的车是“犯法的”。

就这么从模仿开始,1998年8月8日,吉利生产的第一辆车下线,李书福还专门搞了一个“下线仪式”,发出去700多张邀请函。但由于当时这辆车尚未列入国家规定的生产目录,来捧场的只有一位副省长。

“我当时真想哭。办了100桌酒席,却没有来宾,这是什么滋味?”李书福在多年后谈起当时的场景时,仍有些心酸。但是这仍旧是李书福实践的过程,这些心酸并不会让李书福就比放弃。

1999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视察吉利集团,李书福向他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请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如果失败,就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吧。”终于,漫长的等待有了结果。

2001年11月,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吉利集团成功登上了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录,也成为了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从李书福开始汽车研制开始,吉利集团用廉价轿车打开了国内市场,吉利的每辆轿车的售价在最初都只在3-4万元左右,吉利的低价车也引发了同类小轿车的降价风潮;然而与此同时,吉利却成为了廉价低端的代名词,甚至被戏谑道:“开吉利车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

由于李书福的汽车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吉利也吃了很多的官司,李书福的处境十分尴尬,情绪低落的他曾在与同事喝醉酒后嚎啕大哭:“我一不偷、二不抢,每天从早晨6点半工作到晚上11点,辛辛苦苦办企业,为什么别人总嘲笑我。”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李书福萌生了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念头。

与此同时,李书福也在改变自己。过去他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现在却穿起了西服,这也让他的合伙人袁小林发出了感叹:“他与我印象中的‘农民企业家’完全不同。”

2007年,吉利开始实施全方位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向“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现在的吉利已经不再造4万元以下的汽车。到实施战略转型的第三年,吉利汽车销量达33万辆,比2008年净增10多万辆,同比增长达48%;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

一个全新强大的吉利汽车品牌形象正日渐清晰起来。从此,李书福的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梦开始越做越大,开始逐渐成真,“让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的言论,开始让这个“汽车狂人”越做越狂。

03、蛇吞象沃尔沃

2002年,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不久的李书福,就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员工们宣布:“我们要收购世界名牌沃尔沃!”

但当时,收购沃尔沃只能以“梦”的形式留在李书福的大脑中,因为他“没钱、没本事做成(这件)事情”。收购沃尔沃的梦,李书福做了8年——

在经历了收购罗孚公司和奔驰Smart汽车的两次失败后,李书福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2006年,吉利集团与英国百年汽车企业锰铜控股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英伦帝华合资公司,在上海生产知名的伦敦黑色面包出租车,实现了“英国品牌中国造”。

图1

2008年,李书福又趁着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拿下全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但这一切,都是李书福为了向他的“沃尔沃梦”靠拢。

2007年开始,李书福的“沃尔沃梦”便开始逐步成为现实,多次的碰壁却从不曾放弃,虽然在福特高层看来,吉利想要收购沃尔沃完全是“蛇吞象”式的妄想;然而,李书福长时间的软磨硬泡让福特公司的很多人记住了这个黄皮肤、笑眯眯、执著的中国民营企业家。

因此,2008年底,当福特公司决定甩掉沃尔沃这个“包袱”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李书福和他的吉利。

2009年福特公司独立董事约翰·桑顿访问吉利之后,李书福的收购提议在福特总部被讨论了好几个月,但由于外国人认为中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够,董事会内部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为了说服福特公司,李书福通过一家英国公司,找到了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富尔德、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著名汽车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和著名企业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组建了一个200多人的谈判团队。

另外为了增加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李书福还“挖”来了4位业界的顶级精英——原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童志远、原英国石油公司的高管张芃和袁小林、原菲亚特动力科技中国区总裁沈晖,打造全新的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既了解国际并购事务的规程,也熟悉与欧美国家政府打交道的套路,四人因此而成为了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行动的决策机构。长达一年的谈判,终于得到了可喜的结果——

2009年7月,吉利向福特递交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获得通过。并于同年12月,福特对外宣布已和吉利达成框架协议。2010年3月28日,吉利和沃尔沃终于在瑞典举行了签字仪式,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李书福的“沃尔沃梦”用了8年的时间终于成了真。

对于这次成功的收购李书福总说是“高攀”,就像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娶了一个高贵的公主。

这种低调、谦逊、质朴的态度赢得沃尔沃公司的认可,而且为他在沃尔沃赢得了尊重。

而他提出的战略更是最受福特高层接受的:第一,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第二,充分给管理层自由,让沃尔沃自由行驶;第三,未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重点拓展中国等新兴市场。

据统计,2017年沃尔沃在华销量突破10万辆,沃尔沃中国市场以近30%的销量增速在全球市场中领跑。

04、吞并奔驰母公司

美国时间23日公布的监管文件显示,通过一家名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书福持有德国汽车制造巨头戴姆勒约9.7%的股权,目前市值将近90亿美元。

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在拥有奔驰等汽车品牌的戴姆勒公司,李书福是最大的股东。

彭博报道提到,戴姆勒的一位发言人称,这次收购股份是李书福个人的投资。

据路透援引熟悉李书福想法的人士消息称,此次投资李书福的战略目标是与戴姆勒组成行业联盟。

李书福认为,在新的竞争形势下,现有的汽车制造商之中可能只有一两家或者三家幸存,汽车制造商应该联合起来,投资未来,强强联合,共同实现汽车制造行业的复兴。

据悉,李书福的吉利麾下现今已经拥有沃尔沃汽车、Polestar、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等多个品牌,吉利控股还对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及太力飞行汽车进行了战略性投资。

李书福通过不断的扩张使得吉利集团越做越大,据2018年1月吉利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汽车销量突破124万辆,同比增长63%;而今年吉利的销售目标是158万辆。

而仅仅2018年1月,吉利汽车全月销量已超过15万辆,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69.0%,不仅稳居自主品牌的头把交椅,更表现出向合资三强靠近的迹象。

可以说李书福的每一次投资都是为了吉利的2020200计划:到2020年吉利汽车要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使吉利汽车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曾有记者问李书福在经营这么大的商业帝国时有没有压力?

李书福的回答是:“我没有压力,真是没有压力,什么叫压力我不懂,因为我是农村来的。你说我怕什么,失败了没有关系,回去种地、养龟、养虾,对不对?承包两亩地,一亩地种菜,一亩地种水稻,怕什么呢?有吃有喝。”

来源:亿欧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6321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