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万向:中国造电动车电池要卖出美国价格

万向:中国造电动车电池要卖出美国价格

第一财经日报 综合报道

  万向集团从1962年成立至今,如今已然是拥有几十家跨国企业、营收达到50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了。在一手带大它的浙江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心里,现在的万向还远不够庞大,”等到2019年,公司日进利润将是1亿元人民币。”

  如果按照这一数字估算的话,那么届时万向集团的1年利润将为365亿元,销售收入显然需要越过1000亿元。那么,从2011年到2019年,万向该如何实现这样一个飞跃呢?

  海外战略助推

  当其他中国公司仍在摸索该如何走出国门、怎样适应国际的法律、人才及管理游戏规则时,万向集团要显得更加成熟。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把自己的”钱潮牌”万向节推向了日本、意大利、法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创汇达300万美元以上。到了1994年,第一家万向美国公司正式注册在芝加哥,3年后其产品占据了美国通用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名单中的一席。

  对于企业而言,向海外拓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想达成1000亿元收入的这一目标,万向的海外拓展之路仍会继续。

  目前,万向在全球8个国家建立了18家海外分公司,构建的国际营销网络多达50多个,产品直接配套福特、通用等。

  除了扩展营销网络之外,鲁冠球其实也奉行”做洋人的老板、用洋人的资源、收购洋人的企业、赚取洋人的钱”这样一条信念。万向下属的不少海外公司都是通过收购兼并而来。2007年对美国AI公司的成功并购案,成为万向进入全球汽车产业链核心层的一次重大事件。鲁冠球毫不掩饰地表示,AI公司未来可能会使得万向海外收入达到600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万向中国总部实现的4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也让一个新的千亿企业呼之欲出。

  而在其收购的不少企业案例中,人们也不难发现,万向喜欢把一个亏损的企业买下来,再经过中国人的管理后使其盈利。

  鲁冠球总结这种做法时称,这就叫做”以中国制造卖出美国价格”。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其技术拿过来,且部分产品拥有被大型汽车优先采购的权利。此外,万向使用低成本的产品制造方法,随后携制成品再重返美国市场。

  千亿元路障

  虽然万向似乎已离千亿规模的大企业不再遥远,但真正要稳固其发展,仍然有不少困难摆在眼前。

  电动汽车制造一直是鲁冠球从来没有放弃的梦想。从其早在2002年设立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这一点上来看,就能发现鲁冠球对于电动汽车的情结是多么深厚。目前公司希望能按照”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战略,来重点规划自己的电动汽车产业板块,但是国内的电动汽车发展进程并不如想象中快。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曾建议,希望国家尽快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标准、关键零部件产业标准特别是锂电池的标准。

  但是,万向锂电池的发展到底境况如何,整车制造能力及技术水平方面是否具备超越其他汽车竞争对手的能力呢?作者曾试图与万向公司联系相关采访,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置可否。

  长期从事电动汽车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林程也曾对作者表示,每个品牌的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产品规格都不一样。今后如果万向希望加快其在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能力,那么也必须要在国家统一标准的前提下,继续突破锂电池的技术难关才可以。

  不能否认的是,万向在太阳能领域的进展也比他人快了一步。其在2005年时就已开始从事电池和组件生意。但是有一点仍然值得关注,那便是其规模并没有扩张得太快。目前中国已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造商,但是万向的名字并没有被写入国内十强名单之中。

  ( 编辑/李艳娇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507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