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评论
  4. 为什么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人觉得很鸡肋?

为什么车上的自动驾驶技术,让人觉得很鸡肋?

线外邦

最近,自动驾驶概念,在汽车圈里分外热闹。  

近日,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宣布与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后者将为前者提供用于自动驾驶的高精地图服务;现代汽车宣布计划自2024年开始量产自动驾驶车辆,同时现代汽车与Yandex合作研发的自动驾驶原型汽车“索纳塔2020”,将开启自动驾驶试验;大众集团于12日宣布,将向福特汽车公司旗下Argo AI自动驾驶公司投资26亿美元(约179亿元人民币)。大众与福特携手,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图2

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无论是华盛顿、匹兹堡还是底特律的街头,都可以看到一辆辆福特的无人驾驶测试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按照福特最近公布的计划,其将在2021年开始投产真正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即L4级),将率先用于网约车、物流等领域。

图3

各大汽车企业紧锣密鼓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力,仿佛让科幻片中的智能场景离现实生活的距离又拉近了一步。然而,自动驾驶真的已经让普遍大众触手可及了吗?

图4

事实上目前,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几大障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自动驾驶,这个被称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难以落地的技术之一,它的商业化落地仍然是一项亟待突破的难关。  

道路情况错综复杂,现实驾驶不同实验场景

“如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顺畅,但在伦敦克罗伊登街道上,可能压根开不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来自投资机构的分析报告这样写到。  

目前自动驾驶是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组合导航来对路况进行探测,并通过传感器传达数据,让车辆实现“准确”的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被誉为自动驾驶汽车中的“眼睛”。探测感知路况的系统——芯片,被视之为“大脑”,肩负起运算处理的使命。往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汽车“心脏”——发动机已经不再饰演C位的角色,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整个传感-运算-控制系统。

图5

虽然现在各家汽车企业,将装满各式各样的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汽车在城市繁忙的街道上行驶,沿着同一条环路,从商业街向下,每天都要跑上几趟,通过一遍又一遍重复不同的路线,让公司的车队能获得衡量技术进展的基准,让软件能够获取与特定地点相关的新数据。但是很多老城的道路状况非常复杂,早高峰时骑车人、学生和机动车交汇在一起,交通环境往往会与车辆测试时的状况发生很大的偏差。  

而这种种实际情况,以实验测试的方式,是很难完全考虑到的。  

气候条件变化无常,降低雷达的工作准确率

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激光雷达,造价高昂且有弊端,一旦下雨、起雾或下雪,就很难准确监测出汽车周围的环境,激光雷达在雨中的功能退化相当可怕。  

2018年3月,Uber旗下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测试时发生车祸,导致一名横穿马路的行人死亡。这一致命事故凸显出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的挑战,也导致Uber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项目暂停。  

特斯拉汽车因自动驾驶导致多起严重交通事故、苹果自动驾驶车辆也出现轻微剐蹭……在国内很多汽车品牌的主动刹车测试中,也不时会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就连全速巡航这种L2级安全配置,在很多时候也是时灵时不灵,其作用等同于鸡肋。

图6

如何保证自动驾驶稳健前行且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已经成为众多公司面对的首要问题。  

自动驾驶对基础设施要求严苛 

自动驾驶看起来是在汽车本身上完成的,其实这件事还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交通环境,数据传输、定位、车联网系统等等等等,是有着非常多的先决条件的,这些先决条件也是导致自动驾驶技术至今还在试验阶段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之前,因为不管计算机软件系统再怎么聪明,它也不可能预测到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并预先计划好如何进行反应。

图7

国内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示范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发展中。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一辆车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哪怕是在封闭的实验区内,也不行。  

而各地方政府之所以热情投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示范区,实际是“牵一车”而“动全身”,马路上行驶的车辆,只是串起城市万物互联的媒介之一,而且目前来看是最佳的媒介和载体。表面上是支持发展自动驾驶,实际上寄希望于搞“智慧城市”,带动新一轮投资建设,从而拉动GDP。  

被动疲劳和分心带来安全隐患  

当作为乘客坐在汽车内时,很少会有人密切关注周围的交通状况。自动驾驶汽车虽然目的是为了优化驾驶员的驾驶舒适度和安全,但是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仍需要人类驾驶员随时待命,即人类驾驶员需要密切关注驾驶环境,并在需要时重新掌握汽车控制权。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人们很难密切关注驾驶环境,特别是车辆在长时间自行驾驶的情况下。

图8

首先,人们很容易出现被动疲劳。无需经常使用车辆控制装置,但是又需要时时警惕危险,此种矛盾将降低驾驶员的警觉性,即使只在路上行驶了10分钟,在此情况下,驾驶员甚至会睡着。  

其次,当你将车托付给机器,但手必须放在方向盘上,一方面你会很无聊,同时情绪上也并不会放松。相反可能会焦虑。  

自动驾驶将率先运用到商用领域  

相比自动驾驶民用普及,在商用领域的运用的可实现程度要高很多,由于在商用领域,车辆的驾驶路线比较固定,因此自动驾驶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公交、快递、物流等公共运输领域。  

比如在相对封闭的物流园内区应用的自动驾驶汽车,对道路环境识别能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图9

最后说说  

即便是目前在量产车上开始普遍装备的L2级自动驾驶,在很多时候都有鸡肋之感。既然手必须放在方向盘上,且全程需密切关注道路状况。不能将驾驶完全交给机器,那这种半自动驾驶并未降低驾驶者的劳动量,实际上反而有可能造成新的负担。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你盯着路面10分钟而无所事事,你很可能会睡着、或者开始焦虑……  

即便如此,就目前量产车中L2级自动驾驶在实际体验中的灵敏度、准确度,表现也堪忧。我想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全部托付给这套时灵时不灵的系统。  

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很多人来说,自动驾驶还是鸡肋感多于实用感。毕竟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没人会轻易完全信任一台机器。  

来源:线外邦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pinglun/95300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