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对谈昌敬,被时代选中的疯狂石头!

对谈昌敬,被时代选中的疯狂石头!

清晨,北京,见昌敬之前,我们专门找来一台极石 01,在零下十度的清晨街头测试。

十几个街道跑下来,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作为新厂牌的第一台车,无论是语音指令、行驶质感,还是整体的厚重感、设计理念以及传播的小巧思,都是「抓睛」的,而且完整度令人吃惊。

只是在见到昌敬之前,我们也很清醒地知道,谁是昌敬?极石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陌生的。

将车停好,走进北京空港区的一间咖啡馆,我们与昌敬一人一杯美式,对面而坐,足足聊了四个多小时,并让我们萌生写一篇长文的想法,聊一聊这块疯狂石头造车的前传、追逐、理念、与可能。

如果非要缩略,我们会说,昌敬是 80 后创业者的代表,是在中国互联网黄金二十年间最优秀的逐浪者,以及被追逐者。

他造车不是一时之兴,源头可以一直延伸到傲游天下、延伸到百度,延伸到石头科技,指向激光雷达,指向 AI 人工智能。

他逐浪,也被时代所追逐。

2020 年,新造车烈火烹油,特斯拉股价一年狂飙 700%,在蔚小理之外的资本和资源,需要一个人再次站出来。于是,就有了昌敬与他的极石汽车。

如果你还好奇,那么,我们就正式开始,进入我们的完整记录。

昌敬是谁?

通过浏览器搜索,你很快可以找到昌敬的简介,在公共叙事里,他甚至是可以列入经济学、成功学案例的。从更微观的视角倒序来看,你甚至会觉得,他生而逢时。

与昌敬碰面交谈时,他显得很斯文,一身黑色,带一副黑框眼镜,谈吐从容自若,说到兴头时会才会有稍显激烈的肢体动作。

询问近 20 年来昌敬的人生经历时,我们发现了许多共通之处。虽然他在漫谈过去十余年的经历时,都表示每一次选择都有「稀里糊涂」的因素,但他的确一次次踩中了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每一个节点。

昌敬的开局,是一个普通孩子面对现实的「别无选择」。

2005 年,昌敬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作为应届研究生,为了爱情去往北京,开始求职谋生。

那时,华南理工大学在北京声名不显,昌敬找工作并不太顺利。他的第一份工作落在一个做浏览器的创业公司,落在北京亦庄一个 40 平米的办公室, 没有窗户的那种。

他是这个公司的第三号员工,向一位初中毕业的二号员工汇报。在追忆往事时,昌敬笑着拍了下大腿,说「那哥们儿的代码简直写得一塌糊涂,我还得向他汇报。」

可是命运有时真的有所眷顾!

昌敬加入的这家初创公司就是是北京傲游天下。这个 40 平米的地下室,经过一年多的高速发展,诞生了一个曾经占据中国互联网入口 20% 份额的浏览器「小巨头」,也就是当年的遨游浏览器。

起初的被动选择,为昌敬带来了珍贵机遇,成为一块「敲门砖」。在傲游的这一年多,成为他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最重要的筹码。

傲游的光环,微软的扩张节点,个人的能力与意志,组成了昌敬进入微软的「天时地利人和」。在微软,他负责做 Bing(必应)的「数字底盘」,这份工作让他结识到当时站在中国最前沿的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和技术大佬——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当时中国所有程序员心目中的最高殿堂。

彼时,昌敬没有想过创业,「进微软的时候,我想这辈子就在微软了,而且当时签的都是终身合同。」

然而人的计划总会遇到时间的冲击,梦想的阶石上面还会有新梦想。在微软工作不到三年,昌敬去了腾讯,一年后离开,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因为,移动互联网来了,这是昌敬决定「出走」的重要原因。敲定方向的艰难性并不亚于决定创业,坚定与迷茫并存。坚定是「一定要做一个手机独有的方向」的想法,迷茫则是具体的。

「我们在做创业方向的时候,列了 100 多个,我跟合伙人在酒店里面列了一张表,一个个去选方向。」昌敬和他的伙伴们想过 GPS,想过语音,最终选择了图像识别。

不到一年,魔图被百度收购,被收购不是完全主动的选择,资本环境冷热骤变是重要原因,「2011 年上半年特别热,突然一下子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就特别冷,那时候融资就难找了。」

恰逢其时,图片生态圈雏形初现,百度提出「读图时代」的概念,收购了魔图精灵。昌敬在而立之前加入百度,先在贴吧,后又去了百度地图做产品负责人,这一段履历为期近三年。

三年不到,2014 年,昌敬带着近十年来人际、能力、资源、荣誉的积累,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其实我觉得做魔图还不能叫真正的创业,因为只是刚刚从 0 到可能 0.1、0.2。」

回忆往昔时,昌敬哈哈笑道,「说实话,那时候我感觉可能略微有点膨胀,一下子觉得光环太大了。」但是这一次创业碰上了资本遇冷,让当时有些「膨胀」的昌敬冷静下来。

为什么会膨胀?因为昌敬刚刚迈过 30 岁,已经走上许多职业者拼搏一生才能去到的高点。昌敬在百度期间做的「百度魔图 PK 大咖」事件营销,上线后 iOS 版本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用户量,占据 App Store 免费应用总榜首位、摄影与录像榜单第一,一度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谈到这里,昌敬的语气难掩兴奋,他说「那时候真的是属于我的一小段人生巅峰时刻」。说巅峰其实不夸张——你见过百度专门为了一个员工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吗?只有昌敬做到了。

之所以「遇冷」,是因为昌敬的选择是跳出了圈子,用更长远的视野去捕捉中国科技产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发展节点。

而这个圈子,是当年无数 VC(风险投资)追投昌敬的理由,他们的逻辑是,「只要昌敬你做 APP,我一定盲投。」但是昌敬的选择却出乎意料,他选了一个软硬结合的方向,要做扫地机器人。

这样的「裸跳」导致了投资人的退散,扫地机器人在国内是新品类,找对标都难,昌敬苦笑道,「好不容易找到投资,他说我投你就是看你这个人,但是我要求你换个方向。」

然而昌敬还是没有转回熟悉的软件赛道,他认为, 如果还是做软件, 人生还是重复, 而人生是非常宝贵的,不应该是过去的重复。昌敬的小名叫石头,人如其名, 认准的方向像石头一样坚硬,这一次冒险,就以石头为名。

进入小米生态链之后,石头科技这家新公司的局面从「九死一生」变成了「九生一死」,成立五年半后 A 股上市,而且是有盈利的上市,成为科创板的「扫地茅」。

石头科技是昌敬在软硬结合路线上的第一次尝试,如果我们把现在的汽车看成人工智能与硬件制造业的结合,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就能找到共通之处,也会发现,昌敬有足够的理由造车。

十几年故事的「浓缩版」依旧有些长,而往事印证出,昌敬大概是一个普通程序员通过自身努力和选择能够走到的最高天花板。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三十岁的时候懂得了事。「事」的内涵,在我们看来,不仅仅是如何做事,还包括他凝聚的个人势能。

逻辑

如果说软硬结合的能力让昌敬熟悉了激光雷达,跟闫枫、余凯等人的交流让他了解了汽车产业,那对于一个造车者最终的判定是什么?应该是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是支撑创业者完成组织构造的关键,也是检验组织高效性的关键,昌敬的答案最终仍然指向「软硬结合」。

我们问昌敬,你真的是最轻松的创业者吗?昌敬不置可否,换了个方式回答,「我其实每天都在解题,我是一个解题者。」

所谓的解题,来自于他的软硬件积累之后,对于企业的定义、产品的定义、人的定义。

甚至昌敬看人也是「软硬结合」的,他长期研究脑科学,在他看来,脑部结构是硬件,人的过往经历是软件,真正的心理学一定要软硬结合。昌敬对人的理解,内化到企业经营中。

企业核心在人力、在企业文化,在昌敬看来,整个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性格的外化,一个公司只能有一种文化,可以允许 10% 的灰度存在,但不能多,多则稀释。

如何筛选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从而凝聚成「一种文化」?昌敬的方法是做人的算法、给人建模,依托数据和模型来决定人怎么用。

「学了脑科学以后,我就自创了一套模型,而且很好用,在石头科技的每一个人身上落实了。」昌敬谈到这个模型时,语气中不乏自信。

石头科技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模型,半年刷新一次,由上级和 HR 打分。不同于 KPI、OKR,这是一个人才筛选机制,昌敬的用人逻辑是,「我只需要知道(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公司大部分人都符合模型,第二,我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来。」

与时下大热的「六边形战士」热梗相似,这个评估模型拥有六个维度,分别是逻辑思维、同理心、进取心、韧性、细致或敏感、多维思维。

谈及这个六边形,昌敬表现得胸有成竹,跟我们细详其义:

逻辑思维是在考核人的效率,同理心强的人有责任感,合作性比较好,会换位思考,成为 leader 的话,下属会得到关怀,会感觉到有温度;

进取心跟危机意识相关,进取心强的人对于风险比较敏感,自驱力会比较强;韧性强的人有延迟满足感,会践行长期主义,拥有自控力;细致或敏感的人,会关注细节,做事比较严谨;

多维思维则有两面,正面是实事求是,这样的人需要结合自身和环境、短期和长期找到最优解;反面叫理想主义、经验主义。昌敬认为,多维思维能力是一种高阶能力,也是识别高级人才和中级人才的核心分水岭。

依托这样的用人逻辑,昌敬在公司里扮演着「最终把关者」的角色,检验判断的角色,至于谁来做判断?昌敬坦言,「就找个跟你一样会解题的人替代你就行了。」选择有天赋解题的人,满足这个人的安全感、被认同感,这是昌敬三十岁之后不再「疲于奔命」的诀窍。

人才管理学本就是一门「俗世哲学」,关于识人、用人、带人,可能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章程,反映出不同的体系效率,最终折射出不同的产品特性。令我们有些意外的是,昌敬对于「人的模型」如数家珍。

如数家珍的背后,是昌敬对于底层逻辑的理顺,不论是石头科技还是洛轲智能,庞大的组织架构需要一条清晰的脉络,然后才会有企业愿景、品牌理念、产品定义等等。

身为创始人,昌敬的「知其然」就显得难能可贵,即便是现在已经做出规模的新造车军团们,未必家家都有这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一号位。

而这一整套方法论,最终回答了昌敬的那句话——「我在四十岁懂得了人。」

追逐

三十岁懂事、四十岁懂人,分别对应昌敬创办石头科技和洛轲智能的阶段,进而我们好奇,昌敬为什么要造车?

2020 年年初,石头科技上市,一度成为「扫地茅」,成为资本市场眼中「疯狂的石头」,昌敬自己都说这算是人生的一大里程碑,那为什么他还会动念造车——这样一件吃力也未必能讨好的事情。

昌敬的回答是,「相当于理性被情怀所战胜」。

他说得克制含蓄,我们的理解是,任何创业者都不甘于寂寞。石头科技的风光迎来高点,而当时实现财富自由的昌敬说,「人生突然一下没目标了。」

「没目标」听上去有些凡尔赛,但在昌敬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或者说困扰,「(石头科技)上市之前,总有一个梦想吊着,不断驱动你去前进,但我突然一下子就没有梦想了,没有梦想就没有多巴胺了。没有多巴胺,相当于大脑里面空了。」

投资人「挑逗」、情怀加成、多巴胺分泌需求、汽车爱好……这些都是昌敬造车的理由,2020 年 10 月与闫枫碰面时,昌敬其实已经有了明确的造车想法。

很快,昌敬和闫枫联合创立了极石汽车品牌,由洛轲智能赋能。昌敬的光环,吸引了一批汽车行业资深高管的加盟,智能驱动研究院、智能系统研究院、整车研究院、制造中心以及市场营销的高管们都具有20 到 30 年汽车行业的管理经验。洛轲智能成为魔图、石头科技之后,昌敬创立的第三家独立运行的企业。

疯狂的石头越滚越大,在旷野追逐。但追逐应该是什么?

追逐是昌敬对于人生高峰的追逐,恰如翻山越岭,总有更高的山头。

当然,追逐也是昌敬对于造车资质的追逐。2022 年造车资质收紧,资本迎来又一个「审慎期」,时代风向一转,落在造车人身上就成了飓风,资本和疫情当然是难题,但这其中的艰难才真正「不足为外人道也」,昌敬说「自己当时都绝望了」。

那个阶段,极石还在早期,但现成的故事不止一个,譬如自游家 NV 折戟沉沙引来唏嘘一片,譬如 2022 年的集度变成了 2023 年的极越。

新车上市之前,极石在舆论圈有一段长久的静默期,除了申报信息基本没有太多预热铺垫,品牌发布会、首车发布会都没有召开,极石 01 上市像是一场「空降」,而在那次上市发布会上,创始人也没有登台演讲。

市场对于新事物的「忽然袭击」往往抱以警惕敏感的态度,极石 01 两个版本 34.99 万元的起价也存在一定的价格敏感度,作为新生牛犊,面临内卷加剧的新造车军团,说不难是不现实的。

在「存亡之秋」,魏桥加入了。2023 年 4 月,魏桥创业集团控股北京汽车制造厂,获得整车造车资质,同年 9 月,魏桥创业集团战略投资洛轲智能。极石成为魏桥、洛轲、北汽制造共同打造的品牌,第一款车 「准生证」的问题迎刃而解,渠道铺设也开始实施。

「疫情的时候,按照时间表,我们必须要把工厂给定了,不定的话就来不及。但我们在上海隔离,没有办法去现场考察。好在我们的运气非常好,跟北京汽车制造厂几乎是双向奔赴,互信度非常高,通过远程把这个事情谈下来了。」

人们说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的英雄有自己的努力,也有时代天命的眷顾。

昌敬用「幸运」二字带过创业期间的起伏,将日常解奥数题的规格淡化成解题,或许是他从容的表现。

玉汝于成之前,总有艰难困苦的阶段,我们看到的是极石的开始,判断其成与不成为时尚早,但是石头如何疯狂下去?这是我们好奇的。

极石的开口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故事讲完,极石的第一款车上市了。但大盘增长放缓、竞争空前加剧,参天古木都难逃风雨飘摇,刚刚萌芽破土的极石,开口在哪里?

开口来自于极石的产品定义、「反漏斗」传播,也来自于海外出口的逻辑。

极石汽车官网显示,极石 01 的宣传语是「极石出发 共赴山海」,极石曾独家冠名了一个户外旅行纪实综艺《向山海出发》,延续户外、越野的定位。

我们询问这款车的独特性在哪里,他说,「它的定位是做深度自驾游,又是长途穿越车,既拥有一定的穿越性,又满足了城市舒适性需求。」

这款车也包含了昌敬对于汽车的社会性想象,早前他曾经想买一辆车,用来满足家庭旅行的需求,看过 V260、途乐等等,但都没有找到完全符合需求的选择。

极石第一款车的产品定义,正是源于这样的不满足,一切始于一个座椅。「我想最舒服的座椅是什么?航空座椅,所以得有个航空座椅,第二这个车肯定是 SUV 的外观,为了让航空座椅舒服,车辆就得宽敞,至少很高,肯定就是这种方盒子车、越野车,但不能只有一个空架子,就必须要有较强的全地形能力……」

在昌敬一次次勾勒想象和需求的过程中,这个车从座椅到过道,造型到材质,就被一步步定义出来了。

首作通常是品牌定调的标杆,昌敬着重强调了极石 01 的独特性。「我们现在来做车,肯定必须要有独特性、要差异化,没有差异化怎么活?

极石 01 的独特性差异点,就是「能家用又能玩」。

面对竞争加剧的市场,昌敬依旧表现得成竹在胸,「我觉得现在已经不是花大价钱去做传播的时候了,因为存在一个传播效率的问题。」

品牌林立,流量涨价,传播效率低,都是传播之殇。在昌敬看来,从认识一个品牌、到认知、到认可、再到认同的传播路径,是传统的「正漏斗」传播方式,但眼下已经不适用了,他更相信「反漏斗」打法。

正漏斗传播与反漏斗传播,是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区别,其中的变化,恰恰是开口的变化。

极石的反漏斗,是指用户运营,让用户人传人,其实与涟漪式传播有共通之处,注重交互、共创、去中心化,发生机制都是「口碑效应」。

昌敬打了个比方来论证这样的效率差距,「就像我跟你讲这台车,即便苦口婆心,其实你将信将疑;如果一个真实用户跟你讲,你立马就信了。」

汽车是一个天生的、自带传播属性的产品,天天在街上跑,就会变成一个广告牌。极石 01 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了自传播属性,譬如方盒子外观、譬如尾门的小厨房,这些点就是极石提供给「用户卖车」的官方文档。

但现实没有理论那么轻巧,自传播的背后涉及顾客忠诚度、涉及净推荐值、同类竞争、营销成本等等,极其考验产品和体系的力量。

极石汽车小程序中,用户更新帖子后,底下的互动相对积极。昌敬说,他会阅读用户发布在社区里的内容,也会在用户群里「潜水」,去捕捉真实的声音。


洛轲智能在车圈的效力,距离石头科技在「宅经济」中的影响力还有明显差距。

注重汽车基本法当然具备正确性,但车市风云谲诡,叫好不叫座也不是稀奇事,除了产品,极石需要更多的开口。

出海则是另一个开口,墙内开花墙外香也是一种破局之法,名爵是前例,奇瑞、哪吒也是证明。昌敬透露,极石 01 在海外「挺受欢迎」,已经开始出口了。

国内外同步,其实暗藏时空之思,也有另辟蹊径的可信度谋划。昌敬解释道,「在国内我们晚了,但从出海角度来看,我们起步并没有晚。海外给我们留下了时间和空间,用来在国内建立用户信任。本质上,中国车对于海外而言都是陌生的,品牌其实没有那么重大的区分度,就拼产品了。」

我们询问昌敬,对于 2023 年入场是否感到焦虑?毕竟 2023 年是一个很敏感的时间点,许多家新能源车企陷入困境,药丸和倒闭的声音没断过——不论是对于已经站在悬崖边的车企,还是暂时陷入泥泞的品牌。

昌敬的回答是「倒没有那么担心」,一有世界 500 强的魏桥集团战略合作作为强大后盾,二有海外订单量,三有良好口碑,这些是极石内部信心充足的基础,也是昌敬说「没有感到特别焦虑」的依仗。

按照承前启后的惯例,我们又问他,对于 2024 年的汽车行业、新造车或者极石汽车有什么预期,譬如挑战或者机遇。他的回答是,「没有预期。」

「没有预期」,这样的说法,放在刺刀见红的新能源市场来看简直有些「离经叛道」。昌敬不是一个高干预的领导人,也不是一个 push 的创业者,隔着云雾瞧,似乎「佛系」得不像一个新造车品牌创始人。

但「没有预期」的背后,不是昌敬的消极懈怠,也不是极石的斗志衰弱,底层逻辑还是聚焦和理顺。他说,「现在去问开口大小没有意义,第一台车就应该从一个小开口去切,我不需要想 0-1 以后的事情,我先把 0-1 做好。」

自称每天都在解题的昌敬,面对造车这道「老大难」综合题时,心态依然稳得住,「说白了,像我们解题的最优解是什么?做一台好车……而且这个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独特。」

懂事、懂人,看见开口和水源流向,极石 01 不落于人的完成度,或许都是昌敬保持审慎与乐观心态的缘故。

疯狂的石头

眼下车市处处是红海,2025 年被视作淘汰赛节点,市场对于窗口期是否关闭仍有争议。

2023 年入局,任谁宣布开始造车,无疑要碰上无数风浪和暗礁。

至于极石,车在卖,店在建。因而我们这次碰面与采 访的核心,仍然是关于创始人的一切。

我们问昌敬,如果你向一个陌生人介绍你自己,你会怎么说?

在访问的后半段,昌敬他没有提石头科技,也没有提关于 reputation 和 superstar 的经历,没有提巅峰,而是笃定地说,「我是一个汽车的发烧友,同时我也是一个产品经理。」

我们不敢说,他是一个最顶尖、最 NB 的产品经理,但加上「极其优秀」四个字是没有问题的。

作为产品经理,作为新造车中坚派,如果说李斌何小鹏都是 70 生人,作为 80 生人的昌敬其实有些不同,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新说法。

这个「新」在于,昌敬是 1997 年到 2017 年、黄金二十年中成长起来、被时代巨浪冲出来的创业者代表之一,是一块「疯狂的石头」,他积累了关于软件、硬件、AI 的知识,完整经历过互联网浪潮的拍打和磋磨。

最重要的是,昌敬很年轻,是目前新造车当中最年轻的新晋者,而新造车在当下也依然年轻,尤其是面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这样的年轻会给昌敬带来独特的优势。

一个年轻的连续创业者,曾多次踩中时代节点,昌敬需要用极石来回应,这次的新能源节点,他是不是能踩中?

他还需要用公司、人、车,来回应关于未来的一切,篇幅有限,总有详略。最后是极石 01,你开过吗?如果开过,你觉得这款车怎么样?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21805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7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