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刹车的罗生门,真的该刹车了!

刹车的罗生门,真的该刹车了!

“师傅,你怎么还不换新能源车,你这燃油跑滴滴不合算啊~”

“小伙子你没看见,前几天广东特斯拉刹车又失灵了,死了那么多人,这东西啊不靠谱!”

“您怕啥,您跑滴滴也不至于用特斯拉吧?”

“卖这么多这么久的特斯拉都不行,国产那些电动汽车能靠谱?”

……

加班回来的路上,和司机师傅的几句闲聊,让我突然意识到,在更多人眼里,刹车失灵的并不仅仅是特斯拉,而更是所有的新能源,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一、特斯拉真的刹不住车么?

从2020年6月开始至今,从南昌那辆疑似“刹不住”的modelX开始,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屡有发生,各执一词的罗生门事件一次次的重演,引发极大的舆论关注,这次事件更加严重的是出现了严重的第三方伤亡结果:“事故造成两轮摩托车驾驶员和骑自行车的女高中生当场身亡,三轮摩托车驾驶员、骑自行车的人和Model Y驾驶员受伤,多辆车损坏。”

看完网络上的视频,特斯拉的声明和驾驶员自己的陈述,作为一个有着多辆新能源汽车体验的爱好者,主要在以下方面感觉有些困惑:

(一)驾驶员是否意识正常?

首先,在警方排除酒驾和毒驾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驾驶员在当时紧急情况下,意识是否正常,是不是慌了神,完全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人惊慌起来,确实会做很多不可思议的下意识反应,比如下图中的“大喊大叫,抱紧怕怕的自己”。

但这次事故中似乎不太一样,驾驶员在汽车突然加速冲出的早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性动作,在视频中可以看的很清楚:

1.当车辆加速进入机动车道后,驾驶员实施紧急向左转向,避免和前方电动车产生碰撞。

2.在车辆继续行驶过程中靠近画面右侧的情况下,车辆也做了一个明显的变道动作,这个时候还听见了车辆急促鸣笛声,结合驾驶员家属所说“其他车辆的鸣笛”,可能是特斯拉遇到对向来车进行的避让。

3.整个过程持续了2.6公里,全程车辆都努力行驶在道路内,并且肉眼可见车辆高位刹车灯被短暂点亮。

从上面这些证据来看,个人理解驾驶员意识是正常的,而且已经竭尽全力正在努力的想让车停下来,从避让、变道到短按P档(等于拉手刹),已经尽了正常驾驶员所能做的所有操作,尤其是在加速到198公里的可怕时速下,应该说也表现出了一名有20多年的老司机应该有的反应,意识应该是正常的。

(二)安全气囊弹出后车辆为何继续行驶?

在这辆特斯拉第一次和第二次与路人发生碰撞之后,从视频画面中似乎就可以看出,车辆前部的安全气囊已经弹出,但是这辆车依然在加速狂奔,一般来说安全气囊弹出的巨大冲击路,足以让驾驶员暂时失去控制力,这个时候无法继续对车辆进行控制,所以,我国的国标G/31498中的规定,车辆发生碰撞弹出气囊后应立即断开高压,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自于高压动力电池,断开高压后,车辆应该立即失去动力,即便是依靠惯性也不会出现视频中这样速度不减的持续狂奔。

(三)主动安全系统为何沉默?

众所周知,特斯拉始终把产品和“自动驾驶”“主动安全”等进行关联,在各种社交媒体,经常会看到类似特斯拉紧急避险的相关视频内容,但是在这次事件中,四次碰撞从视频中看起来都符合AEB的主动刹车触发场景,但是从画面中来看车辆似乎都没有成功的进行大幅度减速,这其中原因到底如何,也十分让人迷惑。

当然,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驾驶员坚持自己多次踩下制动踏板,但是“踏板自由度有,但是是硬的,连续踩了几次都没有反应”。这到底是制动踏板出了问题,还是诱发ABS之后引起的那种打脚的感觉,让驾驶员产生了错觉?

好在,警方邀请的专家团队,目前已经到达事故现场开展分析,相信一定会给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的还原和过程,我们只要等待就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特斯拉?

二、到底是你觉得好,还是我觉得好?

众所周知,在每一次特斯拉刹车的罗生门事件后,争论的双方总是会异常激烈的去讨论,到底是车的原因,还是人的原因,而其中最核心的焦灼就是,到底有没有发生过误操作的可能?简单给大家举个例子就能感受的很明显:

(一)能量回收不可选择

特斯拉当下销售的车辆都是采取强动能回收(单踏板)模式,这种模式不能被调节,在这种模式下一旦松开加速踏板,就会理解感受到电机反充带来的拖拽感,就和被踩了刹车一样,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用右脚通过动力踏板的开合幅度就可以很好的操作汽车加减速。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风险,就是右脚始终习惯性的放在加速踏板下,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人极易下意识的踩下加速踏板,从而发生危险事故。

的确必须承认的是,特斯拉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做出了非常多的创新,也颠覆了很多传统汽车制造中的逻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但是在事关用户体验,尤其是涉及到安全的体验上,是否可以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二)技术和体验的割裂

这里其实就会引发一个技术和体验割裂的话题,举个例子,实际上每个人开车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喜欢强动能回收的顿挫有序,有的人喜欢弱动能回收的丝滑顺畅,不能因为你强调你的动能回收技术好,可以回收更多的能量,达成更远的续航,就强制大家选择这个。这其实就类似喜欢吃甜,还是喜欢吃咸,没有对错,只有喜欢,而尊重每个人,帮助每个人,不正是科技的意义么?

这就还说到一个话题,每次特斯拉发生事故之后,总是习惯于给一堆数据作为反馈,让人感觉明显的高冷和高高在上,其实对待自己的用户,是否可以更有温情一点,毕竟在巨大的车企面前,每个个人实在还是太渺小了。技术和数据应该成为车企和用户联系更紧密的纽带,而不是隔离彼此的巨大沟壑。

在我眼里的科技,应该为人而生,更有温度,更懂温情,或许这就是东方文化所特有印象。

三、离开特斯拉,咱们还能刹住车么?

当然能!

(一)无法闭环的逻辑怪圈

一个简单的事实来说,在当下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特斯拉同期销量的情况下,国产新能源刹车门事件几乎闻所未闻,在这次事件后,我们几个小伙伴在知乎直播间做节目的时候还聊到,实际上很多汽车行业内人士对于特斯拉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保持了非常震惊的态度,比如智己的CEO刘涛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还是挺能理解刘涛的心境,因为我也有这样的困惑,每次特斯拉刹车门的事件发生之后,都会进入一个逻辑怪圈:

事故——热议——冷淡——误操作——再事故

在这个逻辑中,最终似乎都会归结到用户误操作上,永远无法形成闭环。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误操作,难道这个上面就没有交互设计的问题么?

一个好的功能,不应该是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么?

类似于人其实靠服用营养素也能活下去,但我们还是选择吃饭,因为吃饭更符合大多数人生活的习惯。

在我理解里科技技术应该更多去给人带来便利,而不是一味的要求人去按照“最高效”的方式去改变自身,因为人更多还是感情动物,而不是钢铁机器。既要柴米油盐,也要风花雪月。

实际上,在目前我们国产新能源汽车里,在防止刹车门事件发生上,在用户体验上,比特斯拉做的好的有不少,就比如刘涛所在的智己汽车,所谓自主汽车工业巨头的上汽的最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首车,智己L7在制动领域体验就让人放心不少。

(二)硬件上更多冗余

比如在硬件上,智己L7没有采用和特斯拉一样的制动系统,而是采用了大陆MK C1制动体系,这套线控制动体系有非常多的优点,可以简单看看介绍的截图:

但有两点内容其实是非常值得强调:

1.大陆这套系统做了非常完善的制动冗余。

在正常的运行模式下,该系统下的MK 100 HBE 模块会经常进行自我检测,以时刻保持百分之百的可用性。一旦主电子制动系统发生故障,辅助电子制动系统会立即介入,发挥制动功能。而且冗余系统还设计了非常完善的用户交互,一旦有任何一个系统发生问题,仪表盘就会提供警告给驾驶员防止意外发生。

2.由于这套系统机械链接的完全解耦。

就表示所有车轮和卡钳带来的反馈,都不会被传递到驾驶员的脚上,简单点说,这就是当ABS工作时候,脚上感觉到的踏板变硬的打脚感将不复存在,也避免了驾驶员发生踩不下去的错觉。

而且在这次事件中,最大的争执就是系统到底有没有识别到刹车踏板制动,对于这个问题,智己有自己的考虑,智己的刹车系统中有一套冗余系统,传感器保证,一个是推杆上的唯一传感器,一个是主缸上的压力传感器,双传感器都可以是识别用户是否进行制动,避免产生用户说踩了制动,结果检测不到制动踏板进程的情况发生。

不仅仅是检测,在执行上,在这套系统里采用了双芯片控制,从链路到执行器都进行了硬件冗余,确保制动的安全。在软件上,功能芯片和安全芯片中各自带有的软件系统都会去感知驾驶员的制动操作,共同确保制动的操作得到执行。

最后,长按P档就能停车的底线操作,智己也是全系标配了。

(三)软件上更懂用户

1.简单易懂的理解逻辑

又比如在软件标定上,智己L7的能量回收就非常符合国情的提供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三种选项:

关,低,标准

这三个模式其实设置的很不错,其实你可以简单把他理解成“高”,“中”和“关”。这样的设置,既避免了不给你选择的简单粗暴,又避免了太多选择情况下的学习门槛,更便于最大多数的小伙伴理解和使用。这种灵活可调的习惯,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欢去操作,好像喜欢吃甜的就吃甜,喜欢吃咸的就吃咸,而不用强行去逼着用户去改变自己的习惯,而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的风险。

在我的体验中,在标准模式下的动能回收,回收力度并不会带来完全拖拽的猛烈感,在松开电门后片刻就会感知到这种强力的拖拽感,但有不和特斯拉那种突然而来的突兀感一致。应该说在线性体验上可能调校的更加好,让你在感受到拖拽的同时,并不觉得那么顿挫,大概就是那么一种意思。

而当切换到关模式下,L7的滑行是非常顺滑的体验,这种顺滑感在我感觉下完全模仿了燃油车的滑行,几乎感觉不到电机的拖拽,而这种滑行感还不和部分品牌的“舒适模式”相同,虽然并不会滑行到完全停止的状态,但是滑行过程中哪怕是最后段部分也没有出现类似这种在走与停之间的犹豫,用丝滑这两个字应该完全恰当。

2.卓越体验的CRBS

还是得一说的是在动能回收和机械制动的衔接上,L7使用了CRBS技术,单的说,就是当动能回收的力量足以使车辆达到制动效果的时候,无论制动踏板会不会被踩下,电子液压制动不会工作。只有当动能回收力量不足以达到制动效果的时候,电子液压制动才会工作提供不足部分的制动力,来达到制动效果。这使得制动过程中也感受不到机械制动和动能回收的衔接,在增加用户体验的同时又更大程度上提升了能量回收的效果。

人无完人,车无完车,L7在动能回收上也并非没有一丝瑕疵,比如在标准模式下,如果你猛的松开电门踏板,你会发现电机的拖拽感到来略有延迟,这个延迟让人心里预期呈现片刻落空,体验上确实还不够完美。

作为一个从上海车展智己上市开始就关注其的用户来说,希望智己等国产新能源品牌可以记得自己是谁,自己为什么而出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大包子狸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89584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3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