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大众刚发了新旗舰 ID.AERO,它能打赢谁?汉/ET5/P7 还是 Model 3

大众刚发了新旗舰 ID.AERO,它能打赢谁?汉/ET5/P7 还是 Model 3

都说今年是纯电轿车的元年,纯电车的战火已经从 SUV 这个细分领域逐渐蔓延到轿车市场。海内外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布局纯电轿车,谁都不想在新的蓝海里落下先机。

继奔驰、宝马之后,大众作为又一家海外品牌也抛出了自家的纯电轿车——ID.AERO。

不同于奔驰的 EQS、EQE 和宝马的 i3,大众 ID.AERO 的定位显然更亲民、竞争面更广。同时,作为大众品牌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轿车,它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

今晚,大众中国 CEO 冯思翰几乎全程以中文的形式发布了这款新车,以显大众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过去的两年里,大众试图通过快节奏地推出新产品让中国纯电市场接纳自己,但采用车海战术的 ID. 系列在中国市场表现并不算优秀。

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打动口味日益刁钻的中国消费者?会是 ID.AERO 吗?2023 年上市的它又将面对哪些挑战?

车长近五米的 ID. 新旗舰

此次 ID.AERO 的亮相比较简短,十几分钟的发布会应该是大众近年来最短的一次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部新车建立初步的认知。

ID.AERO 脱胎于大众的 MEB 的平台,和早期「油改电」的纯电朗逸/朗逸和高尔夫不同,它属于根正苗红的纯电车。

纯电平台给它带来了4,975/1,897/1,528mm 的三围和 2966mm 的轴距,属于中大型轿车的尺寸。

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

以大众家族体态最修长的 B 级车帕萨特为例,它的三围也不过 4,948/1,836/1,469、轴距 2871mm。

换句话说, ID.AERO 将成为仅次于辉昂的大众轿车。

光以车身尺寸而言,ID.AERO 是当之无愧的大众 ID. 家族的旗舰。

为了配合这一身份,大众甚至还为它装上了 22 英寸的巨大车胎,从图片上就颇具气势。

当然,目前发布的 ID.AERO 还被冠以「概念车」之名,但从整体完成度较高的外观来看,整车量产之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最有可能被「简化」的就是实用性欠佳的大脚轮毂了。

从外观上来看,ID.AERO 延续了 ID. 家族惯用的设计语言。贯穿式的前后灯组以及会发光的大众车标都是之前 ID. 车型上的熟面孔。

不同以往的是,大众为新车换装了全新的隐藏式门把手,一下子把自家新车带进了和新势力同一个次元。

见仁见智的外观设计我们就不再多加赘述,重点说两个个人比较印象深刻的点。

首先是色彩,极为出挑的极光蓝车漆应该是大众第一次应用在自家的轿车车型上。不同于先走一步的 SUV,如此活泼的色彩应用在大众的轿车上,总有一种打破固有审美的味道。


在此之前,大众的轿车一直主打白色或者深黑配色,尤其是后者,为大众的 B 级轿车树立了颇为坚实的「商务」形象。

以往的大众 B 级车里头,唯有追求个性的 CC 才会使用类似活泼的色彩。

ID.AERO 作为一台近五米的大车,在色彩上的突破恰恰说明了大众正在谋求转变。大众的这种转变不仅是聚焦在产品形式上的,更是希望对消费者心中「商务专车」、「官车」的一种形象扭转。

也许从此之后,买大众 B 级车就得买黑色这种固有思维会慢慢减淡。

说起 CC,就不得不谈 ID.AERO 的尾部造型。

在一台近五米的车上采用溜背是需要勇气的,而大众设计师摆脱了以往的「忌讳」,大胆地为 ID.AERO 勾勒出一种轿跑的线条。

正是这样的线条,为 ID.AERO 带来了 0.228 的风阻系数。

这是个什么水平?

小鹏 P7 是 0.236、比亚迪汉是 0.233、宝马 i3 是 0.24、蔚来 ET5 是 0.24…..

有一说一,ID.AERO 的空气动力学表现是出彩的。


很遗憾,在这次发布中,大众没有掀开新车的内饰设计。它的设计是和现有的 ID. 保持同步还是会有别样的转变,这些都不得而知。

从大众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宣发态度上来看,我更倾向于后者,所以期待新车内饰接下来会有进一步的彩蛋。

目前除了外观之外,已知的就是一些三电的基本表现。

据了解,ID.AERO 会搭载一块 77kWh 的电池包,最大充电功率 150kW,WLTP 续航为 620km。

说实话,这样的数据表现即便在当下也算不上拔尖,更别说明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了。

当然,未知的还有新车的提速能力、刹车距离等一系列的机械指标,不知道大众在这些方面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ID.AERO 的中国对手

说起大众的轿车,人们常常会忆起当年「北宝来、南朗逸」的销量盛世,即便是当下,这两部经典油车的市场热度依旧强劲。

作为大众的高层,他们肯定希望 ID.AERO 能够再一次将品牌带向辉煌的,至少它在电动时代的市场表现要和帕萨特拉齐。

那么等待 ID.AERO 是什么?

虽然新车的价格还未知晓,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新车定位简单地去做一些对标的。

在纯电轿车市场, ID.AERO 绕不开的对手不乏经典的特斯拉 Model 3、小鹏 P7、比亚迪汉、比亚迪的海豹、甚至是品牌定位更高的蔚来 ET5 和宝马 i3。

其中,尺寸参数上最为接近的就是比亚迪汉了。

汉的三围是 4975/1910/1495,轴距 2920mm,虽然汉的宽度、高度、轴距略逊于 ID.AERO,但两部车的车长是一致的。

同样的是,两者都属于传统阵营,比亚迪在中国的品牌地位也和大众极为类似,两者专注的都是 30 万级以下的中低市场。

从外观上看,比亚迪汉和大众 ID.AERO 都主打动感风,两者可谓各有所长;内饰这块,比亚迪略显「油腻」,有现有 ID. 家族的内饰风格打底,我对 ID.AERO 的期待更高。

现款汉 EV 的最大续航可以去到 715km,而 ID.AERO 的曝光的续航只有 620km,这一点我持保守态度。我们不是唯续航论,这个你们去做取舍。

智能化方面,今天大众在发布新车的时候还提出了「大众 IQ.科技」这样一个科技品牌。

该品牌提出 IQ. Drive 智驾管家、IQ. 泊车管家、IQ. 360 全景、IQ. 智慧车联、IQ. 智能导视、IQ. 灯光精灵和 IQ. 语音精灵以及 IQ. Light 灵眸矩阵八个亮点。

虽然大众对具体的细节没有展开,但很显然,大众是冲着一向以智能标榜的特斯拉和中国新势力去的。未来的智能化战场上,大众是无法回避这些对手的。

那么问题来了,从上述提到种种亮点来看,ID.AERO 能打赢 Model 3 或者是小鹏 P7 和蔚来 ET5 吗?这些都仍需要大众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中给到我们信心。

冯思翰也明确说:「全球没有比中国消费者更热衷科技的了。」

基于这样的认知,大众在战略层面上是寄希望于用科技打动中国消费者的,至于它的「科技表现」能不能打动人,这个就需要用市场销量说话了。

明年下半年,量产版的 ID.AERO 就要在国内上市了,新车和绝大部分 ID. 车型一样会采取「双车型」战略,分别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国产。

ID.AERO 届时能打赢高手环伺的中国对手吗?不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判断。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78629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7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