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大众福特不想输,宝马奔驰怎么赢?

大众福特不想输,宝马奔驰怎么赢?

出品:电动星球 News

作者:毓肥

3 月 5 号,德国沃尔夫斯堡。

大众集团在这天又花掉了 20 亿欧元,统一 MQB、MLB、MEB 等汽车平台的「Trinity」计划正式上马,一座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工厂将于 2023 年动工,2026 年投入使用

图片

3 月 3 号,美国阿尔伯恩。

福特宣布拆分其内燃机和电动汽车部门,Model e 将致力于打造软件定义的电动车,Ford Blue 则会继续制造更赚钱的汽油车,两者「完全独立却又相互依存」

图片

三天内,两家巨头做出了 2022 年各自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决策。目的很简单:保住「巨头」两个字,或者更简单地总结:赢。

赢什么?赢下与新造车的决战。

进入 2022,传统车企面临着史无前例严峻的产品挑战、舆论环境。如果说五年前新造车被不少人认为是「不足为患」,那么如今这个词甚至会被掉过头来,用在传统车企上。

短短几年间,人们对汽车的期待、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我们曾经熟知的品牌,现在纷纷弃汽油而去,哪怕汽油「卫道士」丰田也发了 30 款电动车,这是表象。内里的实质,则是汽油时代的车企们,如今正在以各种方式转型,试图跟上新造车的步伐

趁着 3 月第一周,大众福特电动化改革先后进入深水区,我们觉得是时候讨论一点更深的话题。

比如,汽油车时代的巨头,为什么如今继续刮骨疗伤式的改革?它们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赢?

一、你还记得哪些「特斯拉杀手」?

时间倒退 11 年,回到特斯拉 Model S 横空出世的 2011,「传统车企可能会输」听起来,也许更像是科幻小说。

2011 年 2 月 28 日,宝马集团在慕尼黑总部举办了一场发布会,主角是宝马第二个单字母命名的子品牌——「i」。

图片

和 M 品牌不一样,i 在发布之初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品牌,并不依存于现有的宝马车型——i 品牌的前两款车型,是 i3 和 i8,两款只有初代,没有继任者的产品。

然而,回到 2011 年,在当时的环境下,你不会觉得 i3 和 i8 逊色于元祖版 Model S,无论是内外设计,还是同样盘古初开的智能化程度。

图片

图片

甚至于,在智能化探索方面,i 品牌是更让人眼前一亮的。

在这个超过十年前上线,被命名为「i Remote」的 APP 里面,你能找到远程控制空调、预约充电、智能波谷充电、充电地图等等功能——有些直到前不久,才是智能电动汽车标配。

图片

然而短短五年间,人们对传统汽车巨头们的印象,风云剧变。

Model S 在这 5 年里迅速成长为智能+电动的代名词,2016 年发布的 Model 3 更被认为是「智能汽车的 iPhone 4」。

也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开始听到「特斯拉杀手」这个名字。它指代的,是 2017 年前后发布的,来自传统豪华车企的又一次电动化产品潮——更是汽油车企在智能电动浪潮下让人意想不到的「力不从心」。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2018 三杀手」:奔驰 EQC、奥迪 E-Tron,以及捷豹 I-Pace。

图片

「从 EQC 开始,我们会开启向电动化转型的新征程」,2018 年 9 月 4 日的巴黎,EQC 量产版价格公布的时候,时任戴姆勒集团 CEO 蔡澈这样说。

「E-Tron 是一辆没有妥协的电动车,是适合每个人的伙伴」,2018 年 9 月 18 号的旧金山,时任奥迪集团 CEO Bram Schot 这样说。

图片

「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比传统汽车快得多,你需要预测四年后可能发生的事情」,捷豹路虎集团前工程总监 Wolfgang Ziebart 在 2018 年 3 月,I-Pace 发布后接受《福布斯》专访时这样说。

图片

对了,一个冷知识:「特斯拉杀手」这个词,就是 Wolfgang Ziebart 发明的——2017 年台北国际电子展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I-Pace 不是特斯拉的对手,是特斯拉的杀手」。

以 2018 年三大传统车企纯电 SUV 的发布会作为分界点,它们与特斯拉的第一回合正式拉开帷幕。

赛果如何?

根据财报,奔驰 2020 年全球范围内一共交付了「约 20000 辆」EQC;奥迪 E-Tron 全系车型 2020 年全球销量为 47324 辆;同年捷豹 I-Pace 的全球销量为 16457 辆。

图片

同样是 2020 年,特斯拉 Model 3+Y 的交付量是 442511 辆,S+X 的交付量则是 57039 辆。

也是从 2020 年前后开始,我们见证了舆论的急转直下——对于传统车企来说。「特斯拉杀手」的说法逐渐过气,甚至成为「调侃」的主题。也许奔驰奥迪捷豹真的很努力,但决定权永远在用户手里。

但真正让我们意识到,传统车企已经呈现从「转身」慢慢向「求生」滑落趋势的,是它们与新造车的产品战第二回合。

图片

2019 年 9 月 4 日,保时捷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前夕正式发布了 Taycan纯电轿跑,这是大众 J1 高端纯电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当时《Car and Driver》的标题是「特斯拉第一个真正的威胁」

2019 年 9 月 9 日,大众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发布了 ID.3 量产版,这是大众 MEB 纯电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

图片

2019 年 9 月 10 日,奔驰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正式发布了 VISION EQS 概念车,这也是奔驰 EVA 纯电平台的第一款量产车。

图片

2019 年,新老车企第二回合战正式打响。

进入第二回合,传统车企终于意识到企图利用往日的工程优势造「油改电」,已经无法超越新造车,于是终于迈入「纯电平台」时代。

没有人能否认 Taycan 的机械素质,MEB 平台成功将大众电动化的成本打了下来,EQS 更是以 D 级车的尺寸和重量,实现了超长的续航。

但传统车企第二回合真的赢了吗?

我们认为这更像是一场「搞错论题的辩论赛」:进入 21 世纪第三个十年,消费者需要的已经不是一辆「电动汽车」,而是一辆「智能汽车」,电动只是智能最合适的能源载体。

而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软件」。

同样是 2019 年,特斯拉开了它最短的一次汽车发布会,因为 Model Y 相对于 Model 3 升级并不多。但它真正改变世界的,是 2019 年那场叫做「Autonomous Day」的,正式进军芯片领域的技术发布会。

芯片、软件、数据,成为了新十年的造车必修课。NOA、NOP、NGP 这样的领航辅助功能,甚至是前两年被称为「花里胡哨」的车内卡拉 OK、车内影音娱乐,都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购车决策因素。

至于传统车企,2020 年以来,我们也看到了大众的 Power Day、沃尔沃的Tech Moment,形式虽好,但始终没那味儿。

「特斯拉杀手」的时代,正式过去了。

二、改革者与保守者

传统车企不想输,真的。

2020 年 11 月 6 日,德国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刚过完 62 岁生日的大众集团 CEO Herbert Diess 赫尔伯特·迪斯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诺基亚可能是面对变革时很好的例子,如果不够快,你就活不下去。」

短短一句话,将大众的处境、迪斯本人变革的决心表露无遗。

乱世出英雄,当庞大的企业组织面临威胁,一些坚定的改革者会被推到前台,也有一些做出错误抉择的领导者,会被汽车历史铭记。

除了新旧造车的产品大战,社交媒体时代,更鲜活、立体的新一代 CEO 们,同样影响传统车企「赢」的可能性——有些是不想输,有些却是不知道怎么赢。

1.迪斯,心有余的改革者

2022 年 2 月 14 日,迪斯入驻海外社交媒体 Reddit,他也成为了第一个在 Reddit 拥有官方私人账号的车企 CEO。

图片

热爱社交,这是迪斯除了「大众 CEO」以外,给我们最鲜活的印象。

一年前的 1 月 22 日,迪斯正式注册了个人推特账号。之前,即使在更严肃、职业向的领英,迪斯也一直显得活跃——比如带着自己女儿,开着 ID.3 横穿欧洲到意大利度假,然后全球直播。

社交化是迪斯很不「大众 CEO」的一面,在大众内部的改革方式也是。

2021 年 10 月 14 日,大众在奥地利阿尔卑巴赫举办了一场高管内部会议。迪斯请来了一位「特殊嘉宾」给大众高管们上课——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图片

随后迪斯在个人领英账号上表示「很高兴听到竞争对手说,如果我们全力推动转型,我们将取得成功」。

隔空互动、打破次元壁,是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但大众内部不一定。

过去两年,迪斯试图全力推动大众内部的电动化和软件化,却面临产品到组织的处处考验——或者说,产品端的难题,正来源于阻力巨大的旧组织。

图片

2020 年 8 月,德国下萨克森州日报称,有 11500 辆 ID.3 遭遇软件问题,工人们需要分三班倒,每台车花 6-7 小时「刷机」。

这次危机,某种意义上开启了迪斯与大众汽油时代组织架构长达两年的斗争。

迪斯曾经在内部会议明确表示,大众需要裁员、重组,以完成智能电动化的改革——但大众拥有整个下萨克森州,乃至整个德国最盘根错节的企业工会。

截止至今天,迪斯仍未取得胜利,甚至可以说,这位极具个人色彩的车企 CEO,正在压力面前苦苦支撑。

2021 年 12 月 9 日,迪斯留任大众集团 CEO,但仅在监理会中直接负责软件部门。

2.一任打基础,两任毁家业?

2019 年 7 月 5 日,Harald Kruger 科鲁格辞去宝马全球 CEO 职务。

图片

尽管在任期内提出了 25 款电动化车型的战略,但克鲁格并没有被认为是一名真正的「电动 CEO」,原因很简单:纯血 i 品牌在他的手里宣告终结

2018 年 6 月 11 日,最后一辆 i8 正式驶出莱比锡工厂。这辆曾经的时代先锋,直到停产也没等来正式的换代——遭遇同样的,还有今年 7 月即将停产的 i3。

当然克鲁格任期内不是没有话题,比如顶着排放压力上市的 12 缸 M760。

接替克鲁格担任宝马 CEO 的,是奥利弗·齐普策 Oliver Zipse——不过,作为全面电动时代上任的 CEO,齐普策并没有表现出足够强的改革欲望。

图片

2021 年 11 月 10 日,齐普策在德国《商报》会议上表示,特斯拉的领先地位不会保持太久,因为宝马等传统车企具有「质量上的优势」。

类似的发言,还包括 2020 年 2 月 7 日,齐普策上任不久接受《欧洲汽车新闻》访谈时说过的「宝马没有必要开发纯电平台,同时支持油车和电车的灵活平台,可以使我们快速应对市场需求」

与最近两任宝马 CEO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2006-2015 年 CEO Norbert Reithofer,他也是i 品牌的缔造者,宝马官方认证的「集团最杰出 CEO 之一」

图片

2013 年 2 月 7 日,宝马年度股东大会上,Norbert Reithofer 表示 i 品牌「将为出行提供新选择」,另一句话是:

「当德国人谈到开启新的可能性,会不自主地陷入长期而焦虑的讨论,德国人会看到问题而不是机会,面对电动汽车时正是如此。」

再强调一下,这句话来自 2013 年 2 月 7 日。

如果 Norbert Reithofer 没有因为身体原因退居监事会,宝马现在会怎样?

三、油电分离,人车连接

有充满热情却孤立无援的 CEO,也有基础殷实却保守避险的 CEO。而当智能电动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位获得董事会全力支持、本身也有足够野心的 CEO。

「你最想改变关于福特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图片

2019 年 9 月接任福特 CEO 之后,这是 Jim Farley 问得最多的问题,提问的对象,从 4S 店的员工,到生产线上的老蓝领,再到管理岗位的中层干部。

「逆向导师」,这是 Jim 在福特设立的新岗位,聘请一些比他低 6 个职级以上的员工教他做事情。

激情、感染力,这是 Jim Farley 上任以来向外界输送的形象。过了今年 3 月 3 日,也许还要加上一个「果断」

图片

福特拆分汽油车和电动车部门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这些暂且不表,我们对这项决定的第一印象是:终于有一家传统车企,舍得为电动化做组织结构改革了。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已经提及了汽油车企电动化过程中,做过的所有尝试:油改电、纯电平台、子品牌,以及油电业务分离

福特目前还不是电动时代的受益者,Mach-E 曾经被寄予「Model Y 本土狙击者」的厚望,2021 年全球生产量只是不温不火的 63683 辆。

更重要的,是福特目前还没有一款具有普适性的纯电平台——在组织架构层面率先改革的福特,产品端还没有拿出 MEB、PPE 这样的作品。

这也是汽油车企们目前的缩影:要不执着于上个百年积攒下来的工程能力,要不受限于传统制造业公司的组织阻力。

去年 12 月 23 日,丰田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丰田章男这样形容特斯拉:「他们还没有创造出真正的业务,但他们在卖菜谱。厨师说‘我们的菜谱将成为未来的世界‘我认为这就是他们的业务。」

图片

丰田章男认为他们拥有厨房和厨师,这句话没错,工程制造能力从来就不是丰田的弱项——甚至于过去一百年,传统车企就是这样定义「汽车」技术制高点的。

但它们正在失去「菜谱」的定义权。

如果我们现在要买一辆智能电动汽车,需要关注的点有哪几个?续航、能耗、电池容量、充电速度、换电速度、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还是 OTA、全场景语音、车内游戏厅?

以上的名词里面,有哪个的定义权,或者大部分定义权重,属于汽油车企吗?

失去技术定义权,意味着失去了用户的连接权。当然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不能理解汽车智能化可以帮助车企连接用户,自然就失去了技术定义权。

那什么是连接?

马斯克的 7700 万推特粉丝是连接、FSD Beta 的 99 分内测计划是连接、蔚来的 NIO Life、NIO APP、NOMI 是连接、小鹏的小 P 和灯语是连接。

图片

然而,ID.Light 氛围灯不是连接、MBUX Hyperscreen 不是、「Hello Ford」也不是。

为什么连接可以带来技术定义能力?因为连接本身就是能力,它存在于全域 OTA、硬件预埋;存在于人机交互、数据感知;甚至存在于用户社群、官方直营。

连接是软件能力的体现,连接更是软件能力本身。只有纯电平台/只有扁平化架构/只有官方直营,都不足以称自己拥有「连接」能力。

回到本文的关键命题:汽油企业怎么做,才能赢?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福特造出纯电平台」,不是「迪斯大权在握」,更不是「宝马 M 品牌只造电动车」,而更可能是一家车企同时宣布拥有「全域自研自动驾驶」、「数据处理中心」,以及「开放式在线用户社区」。

而问题的问题是,我们什么时候能见证汽油车企们拥有「连接」的能力?

没有人想输,但可惜的是,总有人不知道怎么赢。

(完)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7007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