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滴滴D1:共享出行领域第一辆“对”的车

滴滴D1:共享出行领域第一辆“对”的车

11月16日晚上9点半,走出凤凰中心后,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我这两年参加过很多新车上市发布会,很少有那种来了之后感觉没白来的活动,但滴滴D1发布会算一个。”

事实上,从入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将是一场“值得来”的发布会了,所以决定在朋友圈和《电动汽车用户联盟》旗下多个用户社群(总人数1500人左右)做直播。

果不其然,D1这辆车在用户群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我把D1的照片发到群里时,当即就有不少网约车司机问我在哪里可以买到,多少钱。

而直到今天,D1仍然是我们群里热聊的话题,甚至还有私人用户也想买一辆家用。

对这样的反响,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在共享出行领域,D1是第一辆“对”的车。如果把车比作鞋,无论对于乘客还是网约车司机,这都是第一双“合脚的鞋”,迟来已久。

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名记录者和观察者,我还认为D1不仅是滴滴出行的一个里程碑,更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里程碑,因为这是一辆在互联网思维的加持下,真正为用户造的车。

01

D1“对”在哪儿?

D1的发布会,是以重塑乐队的一场炸裂表演开始的,寓意十分明显:他们要重塑共享汽车。

而D1也的确配得上重塑两个字。

跟古板沉闷的出租车相比,D1要时尚太多了。我把图片发到群里后,大家的评价是“青春靓丽”“跳脱”“女孩子们会喜欢”“作为一个爷们,我也喜欢”。

而在空间上,这也是一辆别具一格的车:A级车尺寸,B级车轴距,C级车后排空间。长宽高分别为4390/1850/1650mm,轴距为2800mm。后排腿部空间可达1000mm,头部空间992mm。

我坐进去体验了一下,在后排翘个二郎腿一点问题都没有,这绝对是C级车的乘坐体验了。

在后排,D1还在前排主副驾的背板上配置了两块大屏,不但可以查看行程,控制温度,还有很多影音娱乐内容可享用,你甚至还能在上面K歌。

而在大屏下面,则配备了杯托、纸巾盒、USB充电孔等,贴心之至。

在司机接单之后,乘客还可以通过App调节车内空调温度、风量、座椅加热等,十分方便。

此外,D1的右侧后门配备的是电动滑门,乘客上车前,可由司机控制开门,能让乘客有一种尊贵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开门杀”,每年将减少万次级别的“开门事故”。

作为一个出行公司,滴滴的用户除了乘客之外,还有司机。

尤其是司机,长时间开车,非常劳累,他们的体验也至关重要。为此,滴滴在这上面下了不少功夫。

特别要提的是D1上的司机座椅,这是全车内最贵的一个配件,滴滴给司机定制的专属座椅。

为什么要做个最贵的司机座椅?

在发布会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有一个滴滴司机每天都会在微博上跟她互动,抱怨最多的是跑了一天车之后,屁股疼。

所以,滴滴在做产品定义的时候,借鉴了欧美卡车座驾的设计理念,在座椅的发泡硬度上做了特殊的处理,让其整体偏硬,有更好的支撑性,还标配了电动腰托、座椅通风等,可以减轻长时间驾驶的疲劳。

在中央扶手处,滴滴别出心裁地为司机配备了一个专属公文包,用以存放水杯、纸巾、药品等日常用品,十分方便司机出行。这个灵感,也是直接来自于网约车司机的诉求。

在车机方面,传统仪表盘已被一个能够显示车辆状态屏幕取代,司机可以更好地查看车辆行驶速度、驻车和安全带是否系好等状态。

而在中控屏上,则配备了滴滴为D1开发的DIIA车机,上面集成了滴滴手机端的全部功能,还拥有人脸识别、司机接单、热力图显示、行程导航、安全求助、智能充电/维保等多种功能。而车内的AI智能语音助手,可以让司机用语音控制空调、开关电滑门等。

D1的方向盘上还有一个特别的桔色滴滴键,集成了接单、完单、司机一键报警等功能,司机可以利用按键+语音的形式完成接单、导航等操作,从此无需在手机上分心,大大增加了行车安全。

此外,在智能驾驶方面,D1拥有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等安全功能,还可通过语音播报及方向盘震动来提醒司机注意交通安全。

而在电池和续航方面,D1搭载的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续航可达418公里。从相关调研来看,这也基本能够满足运营需求。

总的来说,无论乘客体验,还是司机的体验,乃至公共安全,D1相比过去的出租车都做了极大的优化设计,称得上共享出行领域第一辆“对”的车。

02

D1的革命性意义

尽管D1不是一辆“性能车”,但我认为它仍然是一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车,因为这是第一辆从用户场景出发造的车。

这也是汽车制造从“工程师文化”向“用户文化”转型的第一

为什么这么说?我先讲个小故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少校在战壕里给司令部传口信,原始口信是“请增援,我们即将推进”。经过一级一级传递,到达司令部的时候,口信竟然变成了“请给我四便士,我们要去跳舞”。

我没有去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假,我在意的是故事背后的寓意,它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造车这件事上,尤其如此。

我曾经在一个世界五百强的汽车厂家工作过,知道传统厂家的决策链条有多长,所以,即便所有厂家都言必称以用户为中心,每款车型在做产品定义的时候,也都做过所谓的用户调研,但到最后决策阶段,最原始的数据其实早已失真、变形。所以,用户文化很难在传统厂家落地生根。

长久以来,一直是“工程师文化”在主导着汽车的生产制造,最后的结果是“汽车厂家造什么车,用户买什么车”,而不是“用户想要什么车,汽车厂家造什么车”。

而滴滴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它天然就拥有用户基因,他们对用户的理解肯定比传统厂家来得深刻。

一方面,滴滴具有无可比拟的大数据优势。近期,滴滴宣布国内月活用户已经突破了4亿,单日最高提供6000万次服务。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9年底,滴滴平台注册的纯电动车达96.9万辆,占全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31.3%。同期,平台上纯电动汽车行驶里程70.9亿公里,占全国纯电动汽车总里程的1/5。所有的数据都会被记录在滴滴的平台上,用户行为有迹可循。

而且,相比传统汽车厂家而言,滴滴能够直接触达用户,他们能够很方便地在平台上通过在线调查的方式收集用户数据。

另一方面,D1完全是一辆以互联网产品为标准打造的汽车。在产品定义阶段,滴滴出行共发放了近1000万研究问卷,对网约车司机和乘客进行了800多万次的在线访问研究,同时还横跨70多个城市做了120余场线下调研会。

通过线上大数据调查和线下深度调研的方式,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滴滴都能深刻地洞察司机和乘客在用车过程的痛点,以此为依据来定义产品。

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个汽车厂家能做到这一点,但滴滴做到了。

不过,当前汽车行业正在发生剧烈变革,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智能化的推进,绝大多数汽车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APP,上面集成了车控功能,他们不但可以掌握用户行为的原始数据,也能直接触达用户。

毫无疑问,D1的横空出世,一定会给传统厂家带来很多启发。可以想象,在未来,以“用户文化”主导生产制造的汽车会越来越多。

03

结语:伟大的企业,一定是能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企业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条朋友圈里,我还写过这样一句话:

“参加这次发布会,我最大的感触是,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具有很强社会属性的,一定是能够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企业。造福的人群越广,就越厉害,获得的回报也会越多”。

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我认为D1是一辆能够让我们的共享出行生活更加美好的产品。

而更为重要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按照滴滴的规划,到2025年,D1将会进化到D3,并逐渐搭载滴滴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这让我对将来的共享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

那天晚上,我的另一个感慨是,这个以80万资金启动的公司,通过短短8年时间,就已经壮大成了中国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还将持续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未来,我不知道滴滴会变成怎么样,希望这个屠龙少年不会变成恶龙,愿它能如D1这样,“不忘初心,always day one”。或者如2030年的程维写给今天的那封信里所言:“不会驶向最糟糕的地方,也还没到达最完美的地方,只会往我们相信的方向,再努力靠近一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3250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4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电动汽车用户联盟

讲述电动汽车用户的故事,为用户服务。创办人蒋保信为原第一电动网主编、《凤凰周刊》记者,个人微信号是472449189,添加请备注身份及事由。

  • 491
    文章
  • 28365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