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现在想想,跳槽去新造车的是真傻?

现在想想,跳槽去新造车的是真傻?

如题!

虽然略微有点标题党,但这个设问我们希望直至本心:作为一名汽车企业的普通员工,在汽车行业下行与巨大变革并存的时代该如何选择?

我们专访了新老车企的十位汽车人,涉及研发、PR、销售等岗位,职级从一线员工、销售店长到中层干部,问了他们有关 2020 年的判断、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预期,以及如何看待去新造车的朋友们…

希望他们的思考,能带给大家一些参考。

现在开始。

一、从未遇到的冲击

2020 年的这一场疫情还没有结束,但对这一年的预期已然降到谷底。就汽车行业而言,长达十年的增长已经停止,而 2020 更是「南上加南」。

中国流通协会 2 月份的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整个二月全国广义乘用车的总销量是 25.6608 万台,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 78.6%。同时出现的是裁员或者降薪,譬如头部企业的大众,新造车的威马等等。

「其实降薪、裁员能省多少钱?现在做已经晚了,这是我们交的学费。」来自上汽某合资品牌大厂的刘华是接受我们专访的第六位汽车人。

对于这一轮的产业下行,无论是销量下滑还是降薪裁员,刘华都认为是「中国汽车行业从未遇到过的困难」。

在他看来,如果之前汽车人还不理解为何通用早早就在北美收缩,集中在皮卡,甚至从全球各地撤退的话,那么现在看,会发现通用这样做才是对的。

「通用等国际车企经历了多轮经济周期,已经有了自己的经营之道。」刘华说,但中国汽车企业并没有经历过,2019 年的下滑、2020 年的冲击、都是全新的。「当下最危险的,其实不在于少卖了多少车,而是摊子已经很大,卖车一旦陷于停滞,现金流会非常紧张,干耗的话,撑不了太久。」

这样的判断,带来的是预期上的变化,是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严重心理冲击。

「我相信凭我们现在的体量还能撑十年,但十年之后呢?我们的职业生涯怎么延续?」刘华说,这个话题已经是他们中层干部在广泛讨论的话题。

二、大船是怎么漏水的

刘华所说的冲击大致可以描述成:无论是国企还是合资品牌,汽车人在面对这样的衰落和转变时,开始产生了焦虑,并开始思考以前从未思考过的「大船是否会沉?」,以及「我怎么办?」的问题。

有人认为,国企、大平台是王道。譬如黄勇,广汽新能源的工程师。

「我现在还是看平台,在广州,我们这个平台还是最大,在风口浪尖中是最稳定。」黄勇说,相关裁员、上汽大通降薪的通知他们也看到了,也觉得 2020 年无疑是汽车行业的寒冬。

但他同时认为,这个时期过去后,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变革会提前,产业洗牌会加速。

「有危就有机,这对广汽是个机会。实事求是的说,广汽自主品牌以前并不是国内品牌的第一梯队,但我觉得 2020 年会是一个广汽踏入第一梯队的机会。」

跟黄勇想法类似的还有广汽新能源某 4S 店的店长阿肥。阿肥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广汽是实业,不会像 2008 年时的泡沫。对吧,你知道的。」

阿肥认为,如果广汽都做不下去了,就没有其他品牌能做下去。广汽底子厚,有广本有广丰,除了汽车板块还有其他板块,是有资金支撑的。「做新能源,我不会换其他品牌,除非国家政策发生变化。」

来自沃尔沃某品牌的 David ,则跟黄勇和阿肥的想法不同。

David 说自己从入行开始就没在特别稳定的车企做过,一直是非常态的「战斗状态」。

因此在他看来,很多国企或者合资品牌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是红利时期发展起来的,并没有经历过严苛残酷的战斗。这样的过往,会让它们很难撑过这样的寒冬。譬如,「PXX,肯定死定了。」

对此,刘华也有自己的思考。

在专访中,他谈及了蔚来,认为蔚来并不是车造得有多好,而是它的运营方式、运维模式(包括特斯拉在内),跟传统车企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是诺基亚和苹果的区别。但是,要求传统汽车品牌从诺基亚转变为苹果却是不现实的。」

「大船漏水,你去堵上,会发现完全不是个人能够挽救的。你要不跳船,要不跟船往下沉。」

刘华说,他所在的公司不缺钱,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和折腾,有成功也有失败的。但此前就算失败了,譬如投资一个印度项目,在集团内还是能找到退路的。「大家抱着一腔创业热情,但之前不用考虑后果,失败后可以安安稳稳回来,如果没有了这个退路,怎么办?」

刘华觉得,一个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遇到体制的问题。譬如上汽曾经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但原班人马离开公司后,也没有了以前的创新精神。」

因此,他觉得公司一旦大了,就很难转身,「没有办法在体系内部催生出创新项目,哪怕是 Google 也需要收购。通过不断抛弃旧资产、收购新资产,从而跟上时代。」

三、焦虑与恐惧:

焦虑,是我们跟刘华沟通时的一个主题。刘华说焦虑肯定都有,但也分人。

譬如,20 多岁的年轻人不会多想,因为年轻是抵御风险最好的武器。快退休的也没什么好想的,安安稳稳就好了。但像他一样四十岁左右、有一定职位的中层骨干,「未来职业生涯怎么办」已经是他们迫在眉睫、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但年轻人同样也有年轻人的焦虑。

Smith 是广汽某田一位年轻工程师。他觉得「19 年我去折腾,跳槽能拿到两倍工资。就算新公司不行了,找不到工作的几率很小,但今年跳槽,工资可能就是 1.1、1.2 甚至持平,而且失业了很可能找不到工作。」

所以,如果现在还有一个过得去的环境,他觉得应该再观察观察。只是,如果自己在公司已经快边缘化了,「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个肯定要折腾。」

「恐惧等于你的边界。」这是专访拜腾 AUSTIN 时,我们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AUSTIN 说自己在办公桌贴了许多便签,这句是他现在最喜欢的。在拜腾的三年,让他对这句话高度认可。

「你们折腾什么?车还不一定怎么样?你可以想想下一步怎么走,是否一定要这么做?上市了难道就自由了?」AUSTIN 说跟行业内朋友吃饭时,他经常会被问到这些问题。但他觉得,当这样的问题被问出时,大家其实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了。

AUSTIN 反问什么是收获?

钱当然是,但不只是钱。「如果放在每一天来看、跟自己相比,我觉得我每天工作都是有收获,我会觉得这样的收获超过了其他在传统厂商做的朋友们。」。

他觉得正是这样的焦虑或者恐惧打开了他的边界,并通过不断战胜这样的「恐惧」,让他感受到了生命力的逐渐强大。「你知道吗,我刚到拜腾时,特别怕被要求用英文开会。但昨天晚上,我刚跟美国那边开了个电话会议。」

四、喜欢与信仰

下面的两个故事,来自两名蔚来员工。听完他们的讲述,我觉得这是年轻人抵抗焦虑最好的方法。

第一个故事的主题是「喜欢」,来自蔚来工程师王强。

2015 年车辆工程毕业回国,王强就被父母安排进了一家进出口公司。然而怀着车手梦的他从小就对车热爱,在国外的时间经常捣鼓自己车的悬架设定,让车子开的更快更稳的他,根本没法接受这种来自父母的(关怀)。」

于是,他一边实习,一边网上投简历。但几个星期过去,都杳无音讯,甚至还接到过汽车美容贴膜店招学徒的电话。

「本科学历在 HR 眼里其实没什么竞争力,留学回来如果不是德国毕业,在汽车行业找第一份工作的竞争力其实还不如国内本科生。别人有导师推荐,有校招,而自己除了前程无忧和猎聘之外,什么都没有。」

王强没有放弃,一边躲在朋友家避开父母的安排,一边混进本地大学的校招。终于在半年后,也就是 15 年年底,收到了一家外资第三方悬架调校公司的职位邀请。

「收到 Offer 的那一天,仿佛整个人得到了重生,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只是等真正开始,他却发现完全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公司的老外负责调车,我就在车间里等着拆换零件。比如减振器四根一天拆装个 4-5 次,一脸一手油,连着干上一个月,忙的自己也没空和老外讨论为什么这么改,改完有什么影响。」

王强当时觉得自己几乎是整个社会最惨的人,经历了各种各样憋屈窝囊事,走在街上路过饭店门口,看看连餐厅服务员收入都比他拿的多,还包吃住,还不用拆轮胎拆到腰酸背痛。

他问自己「没钱没梦想,这么折腾自己到底图个啥?」。于是,在干了十个月后,他答应了一位赛车圈内大佬,中国房车锦标赛年度冠军的邀请,加入一家新成立的赛事公司,但新公司只干了一个月,他又选择了离开。

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本来去是想搞搞赛车工程方面和运营赛事的,结果天天陪老板喝酒打哈哈。」虽然前景应该很广阔,但这不是一直以来立志成为工程师的他想要的.

从朋友赛车公司出来,采埃孚天合给了他一个转向调校的职位,虽然收入和第一份工作几乎没差,但他觉得「这东西国内也没几个人能搞明白,去研究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在这里,他很快成为了天合的技术骨干。

2018 年,王强来到了蔚来,王强说吸引他的并不是工资,而是在这里他不单可以接触转向调校,而是可以深入了解整车级别的完整悬架调校流程。

「目前在蔚来各方面都挺好的,自己不但有学习的渠道,也发展的空间。」王强告诉我们,不像一些传统车企,在蔚来大家很少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共同的目标就是做出极致的产品,同事之间也很好沟通玩的来。

「现在的蔚来就像是自己改的这台 GTI,多花一倍钱,在市场上都找不到比它更符合自己需求、并给自己带来激情的替代品。」

如果被优化了呢?王强说倒不担心找工作,因为圈子就这么大、打个招呼也有人会拉一把,但「万一要是被优化了,会挺难过的,大概会有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感觉。」

第二个故事的主题叫做「信仰」,来自蔚来的 ANDY。

「如果没有去蔚来,还在汽车杂志的话,我可能也是一位主编了。」ANDY 告诉我们,但他觉得当时的工作特别没意思。连自己的读者是谁都不知道,他接受不了。

但去到蔚来,其实也是因缘巧合,对于蔚来并没有现在那么多的认知。ANDY 很坦诚地说,他是在经历了这几年的风风雨雨后,才越来越认同李斌理念

在蔚来最难的时候,ANDY的心理也受到了冲击。这样做行不行,能不能持续下去,面包和理想哪个重要?

但最后,他选择了「我还是信的」。这陪伴他走过了那一段黎明前的「黑夜」。对于 ANDY 而言,2019 年的 NIODAY 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连续攀升的销量、用户与蔚来之间的互动,都让他看到了蔚来这条新路的正确。

「要理解蔚来,李斌很早之前说过的三种企业的判断很关键。」 ANDY 说,很多人理解用户企业都是很浅的「服务好」,但其实并不只是,它是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一种全新的企业理念,一种不同的基因。

ANDY 甚至认为,只有这样全新的企业,才会有机会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而他选择一直留在蔚来,则是因为信仰——相信用户企业的理念,相信李斌。

五、跳槽新势力的傻不傻?

这一次专访,下面这两个问题我们问了所有人:你怎么看待已经跳槽去新造车的朋友?以及你自己会选择去新造车?

先说「你自己会选择去新造车?」,接受我们专访的非新造车车企朋友,给出的答案都相对保守。

譬如,来自广汽某田的王志。

王志一直保持着对行业的持续观察。他认为汽车行业即使已经过了黄金期,但空间还很大。因此,没有必要去新造车。虽然行业到了这样一个规模,总有些被挪死,有些被挪活。

至于去不去新造车或者折腾不折腾,他也认为其实并不取决于当下形势,而是怎样的机会,譬如是怎样的新造车、怎样的岗位?「短期收益,譬如工资提升是一种选择,但终归来说,还是要看长期。」

正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他说他不会选择「没有撑过十年的企业」,要选,也会选过了十年、已经有一定基础,处于上升期的企业。

Smith 和刘华也大致给出了相同的建议,都认为 2020 年并不是一个好时机,要先看看面包是不是足够?因为对于车企或者对于个人而言,都要首先面临活下去的问题。

但奇怪的是,在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怎么看待已经跳槽去新造车的朋友」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给出了相对肯定的回答。

「抗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过去几年,一年抵了好多年。」拜腾的雅倩这样说到。虽然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但雅倩说她并不畏惧。而这样的不畏惧,是过往四年她最大的收获。

「假设一种情况,现在大家都倒了。在求生本领上,蔚来的人是更有优势。」江华则这样说。

他的理由是:传统汽车这门生意的黄金期已经过了,不可能再有以前的增速往上走。这个时候,用什么维持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定是适应新事物,做出痛苦选择的能力。但这样的能力,只有经历足够多才会拥有。」

Smith 则说,跟新势力的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说在创业公司干活成长最快,一年抵得过三年。这对个人的帮助会非常大。「即使我们干了十年的工程师,但我们的职业生涯还有二、三十年。」

当然,本身适应不了的、被优化的也有,「残酷肯定是残酷,但既然决定去那边,就要想好被优化的后果」 

Smith 告诉我们,已经去了新造车、现在还能留下的,肯定是留在新造车里更好。因为能留下来,说明个人能力已经被高速发展中的企业所认可。而如果能熬过今年后,活下的企业和个人的收益也会很高。

六、新的大门新的人

这次专访,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所有人都给出了积极回答:企业内部的新能源项目或者智能化项目,你们会参与或者建议朋友参与?

「这个其实不需要建议,甚至不需要说服。大家都知道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知道在这样的趋势下做什么样的选择。」广汽新能源的黄勇这样说。

「肯定往哪个方向。争取去,不犹豫。」这是 Smith 的话。

原本就从事电动汽车项目的江华则说,目前来看中国没有一家公司像特斯拉一样,靠售卖纯电动汽车实现了正向现金流。但关键是能否在下一个周期内,占据领先地位。

2020 年,会不会是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车轮的碰撞之年?如果是,每一位身处期间的人,都需要去思考什么能支撑你未来的职业生涯。

如果还年轻,希望你会如王强一样,沉浸于技术,用兴趣驱动自己;或者如  ANDY,寻找到自己的信仰;

如果即将步入或者已经步入中年,希望你能和江华一样,平衡好自己的「劳动力所得」和「资本性收益」,让自己在具备抗风险能力的条件下,勇敢向新能源方向靠近。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那么就是 AUSTIN 的这句「恐惧是个人的边界」,问问自己,是否持续在突破这样的边界?

或许仅仅是巧合。就在昨天,网络上传出了蔚来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卸任的「传闻」。朱江是在 2017 年 3 月离开雷克萨斯加入蔚来的,距今恰好三年。

而这三年,正是新造车风起云涌的三年,波谲云诡的三年。蔚来过往的艰难历程,与当下的被看好,都让被「传言离职」的朱江成为了不少车企「琢磨」的对象。某新造车的朋友甚至直接说,让朱江来我们这吧。即使,朱江自己发朋友圈,说「我好好儿的上班儿呢!大家勿念。

在新的大门前,或许我们需要问的,从来都是自己的生命力到底是不是足够旺盛,是不是已经早早在准备着,是不是一直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每一位全力付出的人,都将收获一枚闪耀的勋章。它或迟或晚,但一定会到来。

(完)

感谢所有被访者的坦诚相待,应要求均采用化名。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电动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11766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3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