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本田再次“屈尊”向中国企业学技术

本田再次“屈尊”向中国企业学技术

编者按:一周前,梦碎自动驾驶技术的本田汽车公司,跟中国的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商汤科技签署合作,向后者取得发展无人驾驶的技术支持;如今,类似的一幕再次发生。

就在12月13日,一个每年这个时候国人都要对日本这个国家闹出一些复杂民族感情的前一天,本田宣布了一则入股中国企业的消息。 

这,只是个巧合。 

具体是,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本田中国)向一家中国沈阳的上市公司投资的上海的一家公司投资的北京的一家公司,睿驰达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换取后者10%的股权。 

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交易。外资巨头与本土公司合作,意欲何为? 

根据本田的说法,“双方将在电动车核心技术及共享汽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关于合作进行汽车共享这个不难理解,毕竟汽车共享是一个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最近包括宝马奥迪在内的主机厂都把目光转到了这里,并进行了布局。和一家现成的汽车共享公司合作,将来生产出来的电动汽车直接有了市场落地,还能为车联网、自动驾驶等积累大数据,属于一举多得。 

但是另一点,即所谓的“电动车核心技术”方面的合作,根据协议上的说法是:“充分融合本田在车辆制造领域的经验与资源,以及东软睿驰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平台及关键技术”,再结合今年上半年本田与睿驰达的母公司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签订的一份《谅解备忘录》中有相关条款,提及“共同开发电动车的电池管理技术、车辆数据云管理和智能车载互联等核心技术”,再结合这次发布会上本田中国的老大水野泰秀说到很重要的一点是“双方将共同打造中国发布的首款纯电动车”。 

绕了一圈,终于明白,本田要的是睿驰达在电动车动力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 

那么问题来了,一项以技术控形象示人的汽车巨头本田公司,怎会与一家中国本土的软件公司以合资入股的形式换技术呢?以合资换技术,本田缺技术吗?本田这是怎么了?

本田慌了。因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大潮带着不容置疑排山倒海而来,一下子把毫无思想准备的日系车企(本文中仅特指本田公司)给拍蒙圈了。 

要知道以本田、丰田为首的日系一直以来都是混动的坚定拥趸,并且一直都存在着真正电动时代能晚到来些时日的侥幸心理。直到中国庄严宣布:乘用车企业的双积分政策将在2018年4月1日正式实施。 

本田才算慌了,在这个占其将近1/3全球份额,并还在持续不断扩张的市场,本田是输不起的。 

而放眼望去,手里能拿得出手的新能源底牌也只有雅阁混动、思铂睿混动和CR-V混动等为数不多的几张,而在未来的中国市场里,与纯电动相比显然混动是不太招人待见的。 

怎么办?急办。 

这就有了本田最新发布的所谓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战略。在这里我们也着实佩服本田公司能够迅速调转船头的高效率,整出了一个“中国的电动车元年”的2018年。 

根据本田的规划,将在明年上市一款专门为中市场研发和生产的紧凑型SUV纯电动车,这款车的生产和销售任务将交到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南北两家在华合资车企的手上。 

很显然,本田不会像有些品牌一样为了应对新能源政策而紧急寻觅另外一家合资公司,但却可以找一个共同研发电动车技术的对象。 

为什么还要专门来“共同”研发技术?因为本田没有。 其实大家都清楚,如果技术就攥在自己手里的话,谁会跟外人分享合作? 所以说白了,本田要的就是有这么一家公司,有现成的技术能够快速输出。 

显然,睿驰达就承接了这个任务。

这里,就要提一下睿驰达这家公司了。说睿驰达就要说他的母公司东软睿驰,而说东软睿驰一定要提他的母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集团算是国内一家软件技术巨头,还是一家市值近200亿元的上市公司。虽说是一家以软件业务为主的公司,但其在汽车科技领域的积累也不可小觑,早在1991年,这家公司就开始在汽车电子领域进行布局,至今业务范围扩展至云服务、车联网、车载信息娱乐系统、T-BOX、V2X、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 

这些,正是本田急于快速启动电动车业务的当下,所急需恶补的。而本田和东软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我们不得而知。

从公司资料上,可以看到东软集团的第三和第四大股东是有着日系企业背景的阿尔派电子,后者是一家著名的汽车音响及汽车通信设备生产商,而阿尔派也在东软睿驰中有着近1/3的股份。 

而说起阿尔派与本田也是颇有些渊源,早在1981年,世界上第一款车用导航系统就出自两家公司的合作开发之手。 

回到本田和睿驰达的合作,至于东软集团在这场合作中能够得到些什么,我们分析除了本田入股的那6000万元的人民币之外,还会有合作研发过程中自身缺少的汽车工程方面的经验,以及汽车共享公司需要的更低成本的车源获取。

长久以来,一般都是中国公司向日本企业取经,所以当老牌的车企巨头本田向年轻的中国公司学习新技术的时候,难免给人以“屈尊” 的感觉。然而,时移世易,今天中国已然成为全球新技术的创新中心,传统车企也开始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形势。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59731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大牛作者

建约车评

热爱汽车,热爱自主,信奉科技,信奉市场。为你带来前瞻科技和产业深度报道。微信号: jianyuecheping

  • 252
    文章
  • 15183
    获赞
阅读更多文章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