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万向1.49亿美元收购菲斯科

万向1.49亿美元收购菲斯科

第一电动网 综合报道

  曾有超过五家中国公司抢夺收购美国电动车企业菲斯科一案,揭开谜底。在经过数天的谈判后,万向1.49亿美元拿下包括美国工厂在内的菲斯科资产,比竞标初始的3500万美元多出1.14亿美元!比对手Hybrid Tech报价多出9000万美元。最终结果,将于2月18日公布。之前万向已收购已破产的菲斯科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

  去年,豪华混合动力车制造商菲斯科依照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了破产保护,为其短暂而问题重重的经营划上了句号。菲斯科原计划不经拍卖直接出售给香港富豪李泽楷(Richard Li)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但是,菲斯科的无担保债权人鼓动万向集团竞购该公司,从而有了这次竞争。

  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不久前曾放话称:”万向竞购菲斯科有优势,而且未来还将与目前全球最火爆的电动车企业美国特斯拉公司合作。”

  国家纯电动汽车路线失误造成的混合动力技术势力单薄,而鲁冠球通过意图收购菲斯科可以补充这一技术路线,迅速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给予的整车生产资质。

  鲁冠球为何对菲斯科如此执着?

  万向是国内最大的零部件企业之一,汽车零部件产品包括万向节、轴承、等速驱动轴、传动轴、制动器、减震器、滚动体、橡胶密封件八大系列,及悬架、制动二大系统产品。

  不过,包括万向在内的国内零部件企业都面临关键零部件少、产品附加值低、核心技术缺乏的难题,而且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并不重视零部件产业,和汽车整车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相比相去甚远,零部件产业的升级一直缓慢前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经营汽车零部件近40年的鲁冠球第一次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订单量急速往下掉”,两个月内订单减少了1/3,鲁冠球更强烈地意识到作为汽车上游配套产业的局限。

  鲁冠球提出,要升级先转型。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进军汽车整车制造,2011年万向下属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与美国Ener1 Inc.正式签署了建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双方将共同为中国市场的汽车供应锂电池。

  2013年11月,万向电动车获得整车生产资质。此时,没有整车生产经验的鲁冠球急需收购一家类似于菲斯克的电动车企业获得快速上马的基础。

  押宝国家路线空白

  早在2002年,万向就成立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在2006年甚至对外公布了一款电动小轿车产品,不过,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万向电动车一直没有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整车生产资质。

  2009年前后,国家确定了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路线,试图跳过混合动力技术直接和西方汽车企业竞争差距不大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但发展三年后,国家相关部门发现,基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成熟,混合动力技术在市场上仍有较长的过渡期。

  而此时,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已经走向了纯电动汽车发展路线,重新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似乎很难再起炉灶,唯一能和日系混合动力在市场对峙的只有比亚迪一家,中国汽车在抢占新技术上仍旧势单力薄。

  鲁冠球敏锐地扑捉到了这一点,在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菲斯科陷入破产危机后,万向迅速介入参与竞购,并抢先收购了Karma车型的唯一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很认可,万向电动车整车生产资质很快获批。

  不过,外界质疑的是菲斯科并没有汽车核心技术。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信息显示,菲斯科拥有格栅设计、电动车传动系统技术、铝制车架、太阳能汽车技术等专利。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必须依靠的传统动力系统上,万向和菲斯科都很欠缺,比如Karma只得使用通用汽车提供的Eco System2.0升发动机,第二代产品Atlantic也打算采用宝马Twin-power Turbo 2.0T发动机。

  但菲斯科早在2012年就规划出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包括K、N、P来代表的三大平台产品。K平台的代表车型是Karma,售价在10万美元左右,但售价太高难以被市场接受;N平台推出其第二代产品,代表车型是Atlantic,降低售价至6万美元左右;P平台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至4万美元左右,计划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产品大众化。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综合报道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8495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52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