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下滑下滑,是魔鬼的步伐,中汽协数据证实1月开门红纯属误会

下滑下滑,是魔鬼的步伐,中汽协数据证实1月开门红纯属误会

盲目乐观不是好事。

2月18日,中汽协发布1月产销数据。与此前“1月开门红”的舆论截然不同,此次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2019年1月汽车销售236.73万辆,环比下降11.05%,同比下降15.76%。

其中:乘用车销售202.11万辆,环比下降9.49%,同比下降17.71%;商用车销售34.62万辆,环比下降19.18%,同比下降2.18%。

单论乘用车,四大类品种销量环比同比均下滑,且同比均呈两位数大幅下降,具体情况如下:

轿车销售98.62万辆,环比下降4.11%,同比下降14.89%;SUV销售87.89万辆,环比下降10.47%,同比下降18.86%;MPV销售12.96万辆,环比下降26.45%,同比下降27.4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2.64万辆,环比下降43.54%,同比下降25.99%。

一句话总结:不光总销量同比环比双双下降,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别销量也双双负增长,乘用车中四大品类也均同比环比双下滑。

下滑、下滑、下滑……好一场比惨大赛!

有些品牌下半年还有机会吗?

如果说,此前一段时间,因为部分车企公布了1月正增长的销量,以致于出现2019年开门红的论调,现在,应该放弃这种盲目乐观了,真实的市场情况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峻。

此前之所以会出现1月开门红的判断,是因为主动公布销量的多是卖得还不错的企业,而卖得不好的企业则大部分没有公布销量。

现在官方统计数据出来,也印证了我们2019年2月刊做《2018中国车企大盘点》稿件时的判断,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整个市场,强弱分化在加剧,优胜劣汰的趋势更加明显,大洗牌的时候就要到了。

而且,整个行业优胜劣汰的速度很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快。

根据汽车商业评论此前对一线经销商的求证,经销商对2019年上半年的形势都表示很不乐观,希望下半年形势能更积极一些,把销量拉回来。

不过以现在的情势看,下半年有些品牌还有机会吗?市场还会给它们机会吗?

事实上,目前很多汽车品牌想坚持走完上半年都很难。

2019年初,野马汽车100%的股份出售给雷丁汽车,作价14.5亿元。

今日(2月18日),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又传出将收购陆风汽车50%股份,而且此收购事宜已经得到各方证实。收购完成之后,爱驰汽车将获得稀缺的生产资质。

如果再往前数,还有拜腾收购一汽华利,车和家收购重庆力帆

2019年,也许会有更多弱势的自主品牌会发现,相比卖车,卖资质可能是一条更加现实的出路。

自主品牌的轿车布局将接受考验

在2018年全年乘用车品牌所有车型销量前十位排名中,轿车占了6席(朗逸、轩逸卡罗拉、捷达、速腾、桑塔纳),而SUV仅占3席(哈弗H6、宝骏510、途观)。

而销量排名靠前的企业都是轿车实现了正增长,可以说是得轿车者得天下。

相比之下,SUV则出现更大幅度下滑。这一点可以从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今天乘联会也发布了销量数据,不过因为统计口径不同,与中汽协的数据稍有出入。比如1月轿车销量,乘联会的数据是107.2万辆,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2.1%。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从1月轿车销量排名前15位(上图)可以看出,15席中9席实现了正增长。排在前两名的新朗逸和轩逸分别实现了52%和40.2%的同比高速增长。

而从SUV销量排名前15位(上图)可以看出,15席中仅4席正增长。其中,自主品牌哈弗H6、博越均出现超过20%的负增长。

再看一下中汽协统计的2019年1月乘用车品牌销量前十位排名(上图)。轿车前十名所占比重为34.56%,比SUV(占比重24.22%)品牌集中度更高,而且销量前十名中没有一家是自主品牌。

对于自主品牌来讲,今年将是考量其轿车布局的一年,特别是在10万元左右的市场。

发力新能源的机会也不多了

新能源依旧是整体销量下滑之中的唯一一抹亮色。

2019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万辆,虽然环比为负增长,但实现了16.3%的同比增长。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6.5万辆,环比下降51.9%,同比增长188.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2万辆,环比下降36.3%,同比增长52.5%。

在汽车四化的大潮中,一些后进车企也不甘落后,希望借助新能源做转型,打一个翻身仗。

但市场已经风云变幻,前有造车新势力生龙活虎,后有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蓄势待发。

随着电动车产品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坡速度加快(目前2019年补贴退坡比例还没有出来,但业内分析预计在40%,甚至50%的比例),后面的车企还有突围的机会吗?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当电动车的消费者也越来越认品牌、认技术、认质量的时候,缺乏品牌口碑与持续技术投入,单靠拼凑一两款电动车来谋求转型的企业,应该也没有多少成功的可能,或许当外资品牌电动车大规模来袭时,第二、第三梯队的自主品牌电动车都要开始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汽车商业评论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86933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4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