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大牛说
  3. 三观不正,新能源汽车产业何以发展?

三观不正,新能源汽车产业何以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三观不正”对于产业来说危害性极大,如骗补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只有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端正发展观、价值观和需求观,形成共识,产业才能向着健康的道路前行,任何一方的观念和认知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产业发展。

自2009年我国启动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以来,在国家密集的新能源汽车政策轰炸下和普惠制巨额补贴资金的冲击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实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09-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49.7万辆,成为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在光新亮丽的数据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诸多隐忧与风险,如地方保护主义横行、大规模骗补普遍存在、消费者信任危机爆发等等,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三观不正”,这里三观是指“发展观、价值观和需求观”,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三观。下文就上述问题简单剖析下三观不正的表现和危害,愿产业参与者能够摆正三观,合力同行。

政府: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但更多的表现有违客观的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基于节能减排、环保需求,还是出于能源危机等方面的考虑,国家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这一点无可厚非,可谓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在产业发展与管理上,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做法却表现的有违科学发展观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急功近利,强行催熟市场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产业成爆发式增长。2009-2015年累计产量达到49.7万辆,基本实现了我国制定的累计产销50万辆的这个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在于国家不遗余力的政策支持和不计后果的各种激励,还有各地为完成目标而献媚上级的不懈努力。可以想象,这样的市场需求是否是真需求?由政策催熟的市场不出问题才怪,于是大规模骗补事件爆发了。可以说当前的市场发展是畸形的、不正常的,这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

2、做不到公开公平

中央政府作为产业的决策与管理机构,在产业的发展与管理上,做不到公开公平,某些做法十分令人失望和痛心。

首先,在公开方面,不能及时公布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如自年初1月份骗补事件被揭露以来,相关部委成立了联合稽查小组,开始对核查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5月28日,现场核查完成进入会审阶段;7月6日,国资委宣布新能源汽车督查报告内容,并公开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所做的批示,至此骗补核查行动已完成。但是骗补调查结果迟迟不能发布,直至9月8日,财政部才通报了5家骗补典型案例,这才是冰山一角,详细的调查报告仍未公布。此后没多久,坊间流传了一张涉及72家企业92亿资金的骗补完整名单,在业内甚至全国范围内都引起了轰动。但官方并未对此给出正式回应,据有关人士声称,该名单部分内容为真。

无法想象,如此大规模的骗补若为真,无疑对产业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更为遗憾的是,中央还没有公布调查结果的打算。其后果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因骗补结果不明晰而收紧了银根,企业因补贴不能发放而陷入资金危机,上游材料企业因整车企业不能及时结款同样陷入了经营困境。骗补结果迟一天公布,业内企业只叫苦连天,整个行业的风险在上升。因此,在公开信息这方面,政府需要充分考虑民间的疾苦与诉求,及时公开信息对产业发展能够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

其次,在公平方面,低速电动车迟迟不能转正,不能做到同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汽车一视同仁。近年来,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同样迅猛,据统计,全国共有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超过100家,产能超过100万辆。以山东省产量为例,从2010年的1.82万辆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18.74万辆,再到2015年34.7万辆,可见产业增长势头之猛。低速电动车产品因其价格低廉等优势,且符合城乡及农村市场的需求,在市场中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相关部委却认为其违法,低速电动车无法取得上路许可,这是多么令人愤怒而痛心的一件事儿。低速电动车契合市场需求,靠产业自身不断壮大,没有拿国家一分补贴,也能够解决普通百姓的出行需求,却被认为违法而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机会,不能获得国家的认可,迟迟得不到转正机会,真的很令人失望。我们也希望国家在低速电动车上给予公平竞争的发展机会,可能这一天也不远了,但是政府的行动确实很慢、很慢……

3、利益驱使,地方保护横行

地方补贴是导致地方保护现象出现的根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施包含中央财政补贴加地方政府配套补贴的激励政策,这一政策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激发了地方政府肥水不流外人田,尽可能将两项补贴都留在本地的欲望,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地方政府设置形式多样的障碍,如强制要求在本地设置企业、建立地方目录、排斥插电式车型、要求补贴对等交换等等,来限制外地企业,优惠本地企业。地方保护主义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危害不言而喻,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

企业:需要坚持核心价值观,但更多的表现为短视追逐眼前利益

核心价值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前提。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如北汽新能源的核心价值观是责任、创新、共享。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超过200多家,各企业参差不齐、鱼目混珠,一些僵尸企业借机复活企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本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直接后果就是骗补事件的发生,这一事件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缺失。

根据财政部曝光的5家新能源汽车骗补典型案例,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共涉及骗取或违规谋取财政补贴资金10.1亿元。金额之大,令人忧心,长此以往,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政策体系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某些部门不作为,给了一些企业可乘之机,通过不法手段或者违规手段,谋取国家补贴资金。原因在于这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良好的企业价值观,他们的目的不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来做大做强企业,而是以短视之目光,追逐短期利益,以实现短期利益最大化。企业趋利本无可厚非,但是牺牲国家利益、产业利益的做法实在不可取。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研发创新、设计产品,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来谋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企业树立良好的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消费者:需要树立正确需求观,但部分表现为极尽所能的嘲笑与鄙视

正确的消费与需求观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壮大的保障。消费者是新能源汽车产品最终的使用者,能否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对产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培育期向成长期转变的关键阶段,消费者的认知态度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首先,由于初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昂贵(补贴前)、续驶里程短、动力电池衰减快、内饰粗糙、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性价比略显不足,从而使一部分极端人士认为电动汽车真的很差。前一段时间,《我为什么说电动汽车都是垃圾》一文在网络上疯传,在业界引起了轰动,质疑之声不断高涨,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可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很显然,这种持极端反对态度是要不得的,对于产业发展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一旦信任危机扩大,再想挽回需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

其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期望较实际用车里程高。根据《北京市私人领域电动汽车消费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有81.3%的受调查者日均出行距离不足60公里,只有1.3%的受访者日均行驶里程超过100公里。而目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车型续航里程集中在200-300公里,由此可见目前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完全可满足绝大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但消费者的期望可能在现实中表现的更高,据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用户研究报告》中显示,消费者认为的理想续驶里程为434公里,这远远超过了消费者日均50公里的行驶里程。上述分析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期望过高,转嫁到产品上表现则是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在车上装更多的电池,价格因此可能上涨,进而消费者不愿买单,如此循环,产业不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因此,在产业发展的初期,消费者应该正确认识产品发展的客观规律,给予产业更为宽容的心态,鼓励企业通过不断创新来成长,而不是要求他们一蹴而就提供一步到位的、长续驶里程产品。

结语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允许犯错,但最为重要的是三观必须摆正,才能让产业走的更远。政府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努力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和统一的市场环境;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产业发展为己任,创新前行,实业兴国,切勿贪图小利而持有短视趋利行为;消费者应持有正确的消费与需求观,怀着宽容、理解,鼓励企业遵循客观的产品发展规律前行,信任和认可才是产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源动力。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彼岸花开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4583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