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资讯
  3. 企业
  4. 竞标菲斯科:鲁冠球交锋李泽楷

竞标菲斯科:鲁冠球交锋李泽楷

  在菲斯科收购案获得法院核准前,万向集团美国分公司在最后一刻发起绝地反击,联合菲斯科的债权人要求法院推翻之前的出售计划————将菲斯科出售给李泽楷旗下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

  在这场一波三折的商业竞购中,竞购双方的身份背景都举足轻重,一方是亚洲首富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因投资作风大胆而广获赞誉;一方则是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之一鲁冠球所带领的万向集团。

  对于菲斯科来说,不管最终花落谁家,凭借背后”金主”的强势背景,其今后的一举一动势必会在中国市场备受关注。更重要的是,菲斯科如果”满血复活”,同样不会错过中国市场,届时将成为特斯拉(Tesla)有力的竞争对手。

  最后的争夺

  你加价100万美元?我加价1000万美元。1月9日,万向集团在竞购菲斯科上给出了新价码。

  此前,在距离法院核准《混合动力控股收购菲斯科汽车的收购协议》还有6天时,在上一轮竞购中落败的万向发起绝地反击。据外媒报道,2013年12月30日,万向再次向菲斯科发出收购邀约,给出更高的收购价2572.5万美元,承诺承担菲斯科部分债务,并将重组后的菲斯科20%股权给予债权人。

  根据之前的收购协议,李泽楷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公司将斥资2500万美元,偿还美国能源部持有的菲斯科债务,进而收购该公司剩余资产,但对于美国政府贷款外的债务,李泽楷只选择偿还小部分。

  同时,菲斯科的债权人向美国破产法庭提出申请,要求取消菲斯科此前与李泽楷旗下公司达成的出售协议,而采取公开竞拍方式处理。

  无论是最后时刻出手的时机选择、针锋相对的收购条件,还是债权人明显一边倒的倾向,都表明万向此次卷土重来是做了精心谋划。

  这在万向当初黯然出局时就已显露端倪。2013年11月,有菲斯科创始人兼CEO亨利·菲斯科加盟的李泽楷团队,在菲斯科的债务拍卖会上强势出击,以占绝对优势的高价击败万向和王晓麟旗下的GTA。

  但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随后在回复国内媒体的采访邮件中表示,并未放弃(收购)。 此前,万向集团内部人士也对外透露:”收购菲斯科是董事长(鲁冠球)一早就定下来的,我们拿下(菲斯科)的决心很大。”

  面对万向的”虎口夺食”,李泽楷方面也做出迅速反应,向破产法院提交了系列文件,称万 向 在收 购 电 池 企 业A123后,切断了对菲斯科的电池供应,对菲斯科破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又想从中渔利。

  针对这些指控,倪频在回复经济观察报的采访邮件中表示:”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不会做任何评论,但是我们对于菲斯科的立场和2013年年初没有变化。”

  去年年初,倪频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兴趣为菲斯科提供援助,以任何可能的方式。”

  菲斯科债权人委员会一位律师也反驳称,在万向收购A123数月前,菲斯科就已进入停工状态。该律师还指责菲斯科与李泽楷关联公司有内部交易,菲斯科一名前董事会成员David Manion在其辞去菲斯科董事的同一天,便到混合动力控股走马上任担当首席执行官,此前,他还签署了一项协议使混合动力控股获得了菲斯科的资产。

  一直关注菲斯科竞购案的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认为,收购菲斯科电池供应商A123后,万向一直对菲斯科很感兴趣,拿下菲斯科之后盘活A123就好办得多。

  ”香饽饽”菲斯科

  除了眼下正在进行终极PK的万向与混合动力控股,财务困难的菲斯科在寻找买家过程中,一批颇具实力的中国企业都曾表现出强烈兴趣。

  吉利曾组队到美国对菲斯科进行考察评估,东风还曾打算以3000万美元收购菲斯科85%的股权,北汽也传出要收购菲斯科的部分车型技术,广汽集团领导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将与菲斯科合作。

  这与菲斯科身上的”电动车明星”光环有关。汽车行业资深媒体人钟师表示,2000年后,美国出现了一批像特斯拉、菲斯科这样的创新型公司,他们用不同于传统汽车巨头的思路打造电动车,再加上菲斯科两位创始人都是汽车业的知名设计师,有在宝马、福特等汽车巨头工作的”光辉”经历,菲斯科汽车很快获得投资界的青睐。

  田永秋表示,菲斯科与特斯拉齐名,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都从豪华超跑入手做电动车,其中,特斯拉青睐纯电动技术路线,菲斯科则青睐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路线。

  其实,在早期,对充电设施依赖度更低的菲斯科更被外界看好。据外媒报道,截止到2011年,菲斯科已通过私募获得超过11亿美元的风投,市值估价高达22亿美元。李泽楷也是菲斯科的投资人兼董事。

  2009年,菲斯科汽车加入奥巴马政府2015年百万新能源汽车计划,并从美国能源部获得5.29亿美元的政府贷款。然而,其首款车型卡玛(Karma)推迟两年才上市,到2011年年底才销售1800多辆,远不及政府贷款中设定的2012年2月前销售1.1万辆的目标。

  更糟糕的是,卡玛上市后故障频发,菲斯科不得采取召回措施。2012年10月,菲斯科的电池供应商A123系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没了动力来源的卡玛也被迫停产。

  一系列糟糕表现导致美国能源部在发放了1.93亿美元贷款后,决定停止对菲斯科的贷款。私募也纷纷撤出,菲斯科处境更加艰难。

  去年,菲斯科的高管还专门来中国寻找”金主”,那些原本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中国车企在调查一番后,或认为其缺乏核心技术,或认为难以搬到国内生产,先后决定放弃。

  各自胜算

  在菲斯科的并购中,只有万向和李泽楷的混合动力控股坚持到了最后,除了财力雄厚的共同点外,双方的坚持也有这各不相同的原因。

  鲁冠球是国内最早一批投身电动车研发的民营企业家。10多年来,万向不仅承担了国家863项目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多项研究课题,更频频大手笔投资电动车产业链。2009年4月,万向投资13.65亿元,建设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车用动力电池制造基地。

  在海外收购方面,万向近年也加大了在太阳能、电动车领域的收购步伐。如果能将菲斯科纳入囊中,万向将彻底打通由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电动车产业链。

  虽然去年10月万向电动车公司产品已进入工信部的产品名录,但获得的只是客车、轻卡等领域的改装车生产资质,并非轿车。

  ”万向收购菲斯科后如果运作得好,对于今后在国内申请轿车资质将是有利条件。即便短期内无法获得资质或将菲斯科引入国内生产销售,对于资本市场也是很好的故事。”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分析。

  对2012年收入过千亿的万向集团来说,盘活菲斯科似乎也非难事。公开信息显示,倪频曾领导万向美国分公司在美国完成几十起收购,大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鲁冠球对美国公司的表现也是连称满意。

  另一方面,李泽楷对菲斯科的兴趣,在香港分析师眼中更多是出自财务投资的角度。”李泽楷更多是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趁公司陷入危机时收购,重组后再伺机高价卖出。”香港专业财经分析及评论家协会会长蔺常念对经济观察报作者表示。

  现年47岁的李泽楷素以”金融炒家”著称。1991年,年仅25岁的李泽楷在围绕电讯盈科的一系列收购、重组和借壳上市中获得超过50亿港元的利润。蔺常念认为,李泽楷收购菲斯科并不是想长期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只是想从一家财务陷入困境的公司中获利,”这和能力无关,李泽楷志不在此,他更喜欢和擅长做重组、收购、上市等金融杠杆。”

  也有分析认为,”小超人”这次出手是想赶搭IT+汽车的跨界热潮。”以IT思维打造电动车的特斯拉已成为投资界的神话,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和香港电讯主业就是IT行业,对IT与汽车融合趋势所带来的商机也比较了解。”陈文凯认为。

  田永秋认为,目前菲斯科资产估价5亿美元左右,而总欠债估计高达10亿美元左右。此外,缺少核心技术一直是菲斯科汽车被外界最为诟病的问题。除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的电池、驱动和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外,菲斯科”重外在、轻内在”,”重外包、轻内研”的商业运作模式也存在问题。

  ”但不管哪方接手救活菲斯科后,它就有可能成为特斯拉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田永秋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耿慧丽 李缘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27298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收藏
60
  • 分享到:
发表评论
新闻推荐
热文榜
日排行
周排行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反馈和建议 在线回复

您的询价信息
已经成功提交我们稍后会联系您进行报价!

第一电动网
Hello world!
-->